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45 岁女性因脚踝上出现非常瘙痒的斑块前来就诊。她描述说瘙痒反复发作,用力摩擦和搔抓方感到舒服。瘙痒在夜间最为强烈,且患者配偶发现,患者在睡觉时常用一只脚摩擦另一只脚的脚踝。她有抑郁症基础病史,最近由于家人生病,出现心理压力增加。她无特应性皮炎或哮喘既往史,但的确有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史。她曾尝试使用非处方药 1% 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皮损,但没有改善。检查发现左脚踝内侧有一块 4x5 cm 的紫红色斑块。斑块显示明显的苔藓样变,上方覆盖有浅表性糜烂,与表皮脱落一致。

案例#2

一名 6 岁男孩,有特应性皮炎既往史,因肘窝持续瘙痒性增厚斑块前来就诊。他最近因冬季寒冷干燥出现特应性皮炎剧烈复发。其父母表示瘙痒无法控制,夜间尤其明显。在复发时,他一般对弱效外用皮质类固醇以及增加润肤剂用量反应迅速。然而,这些治疗对目前的斑块没有疗效。检查发现肘窝有 2x4 cm 的红斑性、增厚的苔藓样斑块,伴有腘窝的红斑性斑片和掌纹增多。

其他表现

其他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阴囊受累(阴囊瘙痒)或大阴唇受累(外阴瘙痒),特征为增厚的苔藓样皮肤,伴表皮脱落,并且皮褶部位常出现线状裂纹。[2]色素沉着改变可能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肤色较深患者中,这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色素过度沉着或色素脱失斑。[2]枕骨头皮和肛门受累(肛门瘙痒症)也是常见表现。[1][3][4]不太常见的表现包括肩胛间区色素过度沉着斑片和胫部色素过度沉着丘疹,可分别导致斑状和苔藓样淀粉样变性。[5][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