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多个危险因素与 LSC 的发生相关,包括特应性素质、环境刺激物、精神障碍和皮肤病。

基础性皮肤病

基础性炎症性皮肤病,例如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淤滞性皮炎、浅表性真菌(癣和念珠菌病)和皮肤真菌感染、硬化性苔藓、病毒性疣、疥疮、虱子、节肢动物叮咬或皮肤肿瘤,[1][2]可导致继发性 LSC。

心理学应激期间发生的瘙痒

不少患者报告在紧张、焦虑或抑郁时出现瘙痒,随后导致瘙痒-搔抓循环。[2][11][8][19]

重度顽固性瘙痒

大多数情况下,所有患者均报告瘙痒严重、顽固、夜间尤甚,而且高温、出汗和衣服均会使其加剧。[2]

发作性瘙痒,导致剧烈的搔抓和摩擦,随后是一个不应期,然后另一波瘙痒袭来,这就是 LSC 典型的瘙痒-搔抓循环。[1]

患者常报告说他们无法停止搔抓,且搔抓会有舒适感。[2]

苔藓样变

LSC 的重要特点是长期摩擦和搔抓皮肤导致正常皮肤纹理加深,形成纵横交错的马赛克图案。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

红斑至紫红色斑块

LSC 的特征为单个或多个局限性红斑性(急性皮损)至紫红色(慢性皮损)苔藓样斑片和斑块,伴不同程度的上覆脱屑和糜烂。[1][2]

颈部、脚踝、头皮、耻骨、外阴、阴囊和前臂伸侧的皮损

这是最常受累区域,但 LSC 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1]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

其他诊断因素

色素沉着改变

炎症后色素过度沉着或不太常见的色素减退可能会出现在肤色较深的患者中(尤其是有慢性皮损的患者),分别由与慢性瘙痒相关的黑色素细胞机械性损伤和坏死所致。[2]

糜烂

可能会出现在继发于表皮脱落的斑块上。[2]

线性裂缝

由于表皮脱落,天然皮褶部位可能继发线性裂缝(尤其是生殖器受累时)。[2]

胫部成组的色素过度沉着丘疹

发生 LSC 时,可在胫部形成苔藓样淀粉样变。[6]

背部肩胛间的色素过度沉着斑片

发生 LSC 时,尤其是在伴感觉异常性背痛情况下,背部肩胛间区可形成斑状淀粉样变性。[5]

基础性精神障碍

LSC 患者的抑郁、焦虑障碍、强迫性障碍和分离性体验发生率增加。[1][11][12][13][8][19]

引起瘙痒的基础性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例如肾功能衰竭、阻塞性胆道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可能导致瘙痒,并由此导致继发性 LSC。[1]

危险因素

特应性素质

高达 75% 的 LSC 患者有变应性鼻炎、哮喘或特应性皮炎的个人或家族史。[2]其他研究证明发病率在 20% 至 > 90% 之间。[2][15][16]伴习惯性搔抓的瘙痒-搔抓循环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组成部分。搔抓会破坏表皮屏障,从而刺激 C 型无髓鞘神经末梢,将瘙痒和疼痛传递至 CNS,还会对 LSC 形成初始驱动刺激。[2][17]

环境刺激物

环境因素,包括热、出汗、衣服摩擦以及其他刺激物(例如刺激性护肤品),均会刺激 C 型无髓鞘感觉神经末梢,将瘙痒和疼痛传递至 CNS,并诱发 LSC 典型的瘙痒-搔抓循环。[2][9][10]

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性精神障碍以及分离性体验)经常与 LSC 相关,但这些心理因素在 LSC 慢性瘙痒症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1][2][11][12][13][8]

特应性素质易感人群的情绪紧张可诱发瘙痒,并由此引发慢性瘙痒-搔抓循环。[1][2]

皮肤病

基础性皮肤病累及的皮肤上可能会出现一个或多个 LSC 斑片或斑块,这些皮肤病包括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特应性皮炎中的继发性慢性单纯性苔藓来自 Brian L. Swick 医生的个人收藏;授权使用 [Citation ends].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淤滞性皮炎、浅表性真菌(癣和念珠菌病)和皮肤真菌感染、硬化性苔藓、病毒性疣、疥疮、虱子、节肢动物叮咬或皮肤肿瘤。[1][2]

引起瘙痒的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例如肾功能衰竭、阻塞性胆道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可导致瘙痒,由此引发继发性 LSC。[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