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处理方法包括除去患者浸湿的衣物并用加热毯覆盖患者。 虽然此方法常用,但被动复温要求患者有足够的生理储备以产生身体复温所需的热量。
静脉输注温热的晶体液有助于恢复正常体温。静脉输注的液体应加热至约 40°C-45°C (104°F-113°F)。[1] 输注加热后的静脉注射液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即增加药物的吸收。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液体的温度不应低于患者的核心温度。
除了用加热毯覆盖患者之外,主动体外复温还包括让加压暖空气直接作用于患者身体。 Bair-Hµgger 加热器的应用就是主动体外复温的一个成功例子。
处理方法包括除去患者的湿冷衣物并用加热毯覆盖患者。
当患者意识丧失时,为预防支气管痉挛,应进行早期气管插管,[33] 因为支气管痉挛可能抑制心肌收缩以及使心律失常加重。
静脉输注温热的晶体液有助于恢复正常体温。静脉输注的液体应加热至约 40°C-45°C (104°F-113°F)。[1] 输注加热后的静脉注射液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即增加药物的吸收。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液体的温度不应低于患者的体核温度。
除了用加热毯覆盖患者之外,主动体外复温还包括让加压暖空气直接作用于患者身体。 Bair-Hµgger 加热器的应用就是主动体外复温的一个成功例子。
患者应在复温期间接受 40°C (104°F) 湿化氧疗。 在这一温度下,体核温度每小时会增加 1°C-2°C,呼吸中蒸发丢失的热量也会减少。[26]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多巴胺 : 静脉注射初始剂量为 2 µg/kg/min,之后增加 1-4 µg/kg/min 直至最佳有效剂量,最大剂量为 50 µg/kg/min
对于难以容量复苏的患者可以使用多巴胺。[11]
患者应在复温期间接受 104°F (40°C) 湿化氧疗。在这一温度下,体核温度每小时增加 1°C-2°C,呼吸期间经蒸发丢失的热量也会减少。[26]
静脉输注温热的晶体液有助于恢复正常体温。静脉输注的液体应加热至约 40°C-45°C (104°F-113°F)。[1] 输注加热后的静脉注射液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即增加药物的吸收。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液体的温度不应低于患者的核心温度。
对于有意识障碍的体温过低患者,应送至能够进行主动体外和体内复温的医院。对于有呼吸暂停和心搏骤停的体温过低患者,体外循环复温是主动体内复温的首选方法,因为其在使体核温度增加 8°C-12°C (14°F-22°F) 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充分的血液循环和氧合。[24] 体外循环是主动复温的最佳方法,但体外循环需要进行肝素化,这对已有凝血功能异常风险的低体温患者是不利的。目前研究正着眼于探索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其他主动的体内复温方法相比,体外循环血液加温能够使伴有心脏骤停的重度低体温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47%。[32] 虽然治疗组的患者相对年轻且既往身体状况良好,但这些患者的存活也可能与应用了体外循环有关,后者在实现快速核心复温的同时,还能提供充分的循环支持,这是其他复温方法达不到的。最新证据表明,采用体外循环的生存结局优于采用其他方法。体外循环复温可使体核温度每 3-5 分钟增加 1°C-2°C(1.8°F - 3.6°F)。[26]
如果体外循环治疗不可用,可尝试温热灌洗治疗。[1] 腹膜和胸膜灌洗是最有效的,但胃、膀胱和结肠灌洗也是可行的。与使用体外循环复温相比,所有这些治疗在增加体温方面要慢得多,因此仅应在体外循环复温不可行时使用。[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