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继发于低体温的心律失常 |
短期 | 高 |
可能是由于低温对心脏产生了影响。 已知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都会发生,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 心房颤动可能随着患者复温而自行缓解。 心室颤动可能难以治疗,而需要除颤。 低体温患者的心脏对移动极其敏感,因此应尽量减少患者移动。 |
||
低血糖 |
短期 | 中 |
需要静脉推注 50% 的葡萄糖 50 mL。 |
||
高钾血症 |
短期 | 中 |
如果伴有 ECG 改变,需要对高钾血症进行及时治疗,采用葡萄糖酸钙(以稳定心肌)和胰岛素葡萄糖注射液输注进行治疗。如果高钾血症是由酸中毒引起的,则需要输注碳酸氢钠。 |
||
横纹肌溶解症 |
短期 | 中 |
可发生于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和/或受到挤压伤的人群。症状常常不具有特异性。多达 15% 的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41] 这是肌红蛋白沉积导致肾小管机械性阻塞的直接结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相关。肌肉损伤所致的血管活性激肽释放会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肌酸激酶 (CK) 水平≥16,000 单位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41] 低钙血症、高钾血症、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急性筋膜室综合征(第 3 天至第 5 天出现)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横纹肌溶解的直接结果。 目的是碱化尿液至 pH>6.5 并确保冲刷肌红蛋白。 输注碳酸氢钠强力利尿可能防止急性肾损伤。 尿量必须维持在>300 mL/小时的水平,生理盐水的输注速率维持在 1.5 L/小时,直至肌红蛋白尿消失或 CK 水平<1000 单位/L。 应连续监测肌酸激酶 (CK) 水平。 |
||
胃肠道 (GI) 障碍 |
短期 | 中 |
如果体温<34°C (<93.2°F),肠道运动会减弱,导致麻痹性肠梗阻。可能出现点状出血和胃糜烂(被称为 Wischnewski 溃疡),但不具有临床意义。[42] 在动物模型中,低血糖会增加胃酸生成并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使胃和十二指肠组织容易出现粘膜损伤。[43] 可出现肝损伤,可能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低体温患者尸检结果显示,20%~30%的患者存在胰腺炎。[44] |
||
出血倾向 |
短期 | 中 |
低体温会因血小板功能异常、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以及酶活性改变而导致凝血障碍。血栓烷 B2 生成受到抑制会减少血小板聚集。低体温也可导致肝素样物质的释放,该物质会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其特征为 PT 和 PTT 延长以及 D-二聚体增加。低体温会改变酶活性,导致凝血因子 XII 和促凝血酶原激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导致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患者可能需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治疗。 静脉液体复苏可稀释可用的凝血因子,因此可能需要为这类患者输注凝血因子和/或血小板。 通常在酸碱平衡失调得到纠正后治疗才会成功。 |
||
膀胱松弛 |
短期 | 中 |
如果低体温损伤患者得以存活,则膀胱松弛通常为可逆性病变。 需要留置导尿管进行治疗。 |
||
局部损伤 |
存在差异 | 高 |
寒冷所致局部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从水疱到血管强烈收缩所致的皮肤坏死。 重度损伤可能需要进行长时间支持治疗、焦痂切开术、皮肤移植或截肢。 如果运动未受到影响,则不应引流水疱。 如果水疱破裂,必须切开坏死皮肤并将外用抗生素软膏涂于伤口处。 冻疮是寒冷引起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脸部和四肢。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可能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和手术介入治疗。 浅表损伤通常伤及皮肤和皮下组织,复温时根据清晰水疱的存在即可确诊。 然而,另一只手的深部冻疮可累及骨骼,复温时可出现出血性水疱。 大面积损伤的患者应预防破伤风。 |
||
继发于主动体外复温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
存在差异 | 低 |
主动体外复温期间可出现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尤其是同时对四肢进行复温时。 心律失常可随之发生。[1][11][20][21] 即使进行治疗,心室颤动的管理仍然困难重重。 低体温患者的心脏对移动极其敏感,因此应尽量减少患者移动。 如果存在 VF/VT,可尝试进行一次除颤。 延迟后续除颤或推注药物,直至体核温度升至 ﹥30°C (﹥86°F)。[27]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