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视力丧失

由于前视路受压或肿瘤浸润。[4][6][20] 儿童更有可能表现为急性视力丧失;在其他年龄组,尽管视力丧失较为常见,但通常较为隐匿。

巨颅症和脑积水

头颅增大可见于颅缝未闭的婴幼儿,并且提示脑积水(脑积水继发于颅内肿瘤阻塞脑室出口)。[3][4]

生长迟缓

导致生长障碍的颅内肿瘤中,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原因。[4][8][17]

生长激素缺乏(引起儿童生长障碍)是颅咽管瘤患者最常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然而,这在儿童患者并不常见。

其他诊断因素

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性腺机能减退症状(闭经、勃起功能障碍)

在老年患者中,颅咽管瘤可能表现为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常见症状。[4][8][9][10][17]

女性的性腺功能减退症表现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男性表现为睾酮水平下降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继发于腺垂体受压或泌乳素升高。

头痛

脑肿瘤常常引起进行性头痛,且常与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有关,晨起较重。[2][3][4]

颅内压升高的症状(恶心、呕吐、感觉减退和复视)

颅内压升高见于较大的颅咽管瘤。在颅咽管瘤阻塞导水管或者室间孔导致脑积水时,颅内压升高症状加重。[2][3][4]

可能急速进展。

溢乳

由高泌乳素血症所致,继发于腺垂体、垂体柄或下丘脑受压。[4][8][9][17]

视神经萎缩

由于肿瘤或慢性颅内压升高导致慢性视神经受压所致。[2][3][4]

烦渴/多饮

由于尿崩症和血管加压素释放减少所致,继发于肿瘤压迫垂体柄或下丘脑。[4][8][9][17]

危险因素

年龄 5-14 岁

尽管颅咽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病年龄分布呈双峰,分别是儿童期的 5-14 岁和成人期的 50-70 岁。[4][7][12]

年龄 50 至 70 岁

尽管颅咽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病年龄分布呈双峰,分别是儿童期的 5-14 岁和成人期的 50-70 岁。[4][7][1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