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生存

标准风险患者的 5 年无进展生存比例约为 79% 至 83%。[20][59][60] 但是高风险患者仅为 50%。[20][37][61][62] 对于婴儿,组织学数据提示 5 年无进展生存范围为 20% 至 40%,但是促结缔织增生亚型婴儿的疗效显著改善。[39][40][41] 一些研究提出了较为乐观的结论,脑室内应用甲氨蝶呤,或者大剂量化疗联合干细胞挽救可提高婴儿患者的生存率。应谨慎解释这些近期试验,因为样本量小,随访间期短,并且(在某些病例中)研究群体倾向于纳入有预后良好特征的患者,其数目比预期多。[42][44][45]

预后因素

较差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3 岁,存在转移,[63] 术后有至少 1.5 cm² 的肿瘤残留。大细胞表型代表肿瘤预后不良。[63] 有力的证据提示 MYC 癌基因扩增(n-myc 或 c-myc)[17][18] 染色体 17p 缺失,[19] 与不良结局有关。β连环蛋白的状态证明Wnt/Wg通道激活作用似乎与特殊的良好临床表现相关。[20][64] 尚未清楚确诊时间是否为一个预后因素,虽然一项研究提示症状出现至诊断的时间间隔与转移性疾病风险、生存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65]

复发

已经接受放疗的患者复发髓母细胞瘤的疗效较差,救治率为<10%,不论使用何种治疗方法。 已使用了多重化疗方案,但是罕见持久应答。 非弥漫转移的复发病例,可能通过多模式治疗,包括手术和局部病灶再放疗进行救治。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