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经颅磁刺激疗法 (TMS)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重复的 TMS (rTMS) 在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方面可能是安全有效的。[148][149]

迷走神经刺激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

有证据支持对成人难治性抑郁症使用 VNS。[150][151][152] 然而,尚无针对抑郁症患儿的试验。由于操作的侵袭性和潜在的副作用,不建议用于治疗小儿抑郁症。

经皮司来吉兰

由于存在不良反应以及儿童和青少年饮食管理方面的困难,因此不建议在儿科抑郁症中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 MAOI)。然而司来吉兰经皮的贴片配方可以免除治疗相关顾虑,并成为对其他疗法耐药的抑郁症年轻患者的替代疗法。一项在重性抑郁障碍 (MDD) 青少年患者中比较司来吉兰贴片和安慰剂的研究表明了活性药物的安全性,尽管两组治疗的反应率近似 (58.6% vs 59.3%)。[132]

氯胺酮

氯胺酮是一种谷氨酸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拮抗剂,其抗抑郁作用已经在研究之中。有学者认为谷氨酸在细胞的可塑性和还原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153]在成人难治性抑郁症中,已发现氯胺酮可以诱导快速的抗抑郁反应(数小时之内)。一项 18 例成人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发现了快速持续的(1-2 周)抗抑郁效果。[154]尚未进行儿童患者研究,但是成人患者研究的结果是有前景的。成人患者中(以及延伸至儿童中)氯胺酮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155]一项包含 60 篇论文的系统评价研究了氯胺酮单剂量和重复给药治疗成人抑郁症的副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急性副作用较为常见,更可能出现于接受静脉内氯胺酮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副作用在药物治疗后可以很快消退。这些副作用包括精神疾病(焦虑最为常见)、拟精神病、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最常报告的反应为头痛、眩晕、人格分裂(精神疾病)、血压升高和视力模糊。研究者们发现,当前的研究缺乏重复给药相关风险的数据,并且对于需要氯胺酮长期重复用药的抑郁症患者,其累积和长期风险的相关数据更为缺乏,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在其他患者群体中重复使用氯胺酮已被证实与泌尿系统和肝毒性、认知缺陷以及药物依赖有关。氯胺酮依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疾病。[156] 在治疗中,特别是对于适合此药治疗的人群(体质虚弱、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应考虑氯胺酮用药的试验性质、自杀风险升高的可能性以及未知的长期效果。

新药研发

已经针对不同系统的药物(除 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减轻抑郁程度和改善睡眠方面,阿戈美拉汀(一种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和 5-羟色胺 2C 受体拮抗剂)优于安慰剂[157] 和氟西汀[158] ,并且其在调节昼夜静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以及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以及[159] 预防抑郁症成年患者的复发方面优于舍曲林。[160]

体育锻炼

一项 meta 分析表明,运动可有效治疗成人重性抑郁障碍,[161] 并且正在进行多项试验评估运动在治疗小儿抑郁症方面的疗效。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