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麦克尔憩室 (MD)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先天异常。由脐肠系膜(卵黄)管的不完全闭合引起。在 3 周大的胚胎中,卵黄囊通过宽的卵黄管与肠相通,卵黄管可接受来自成对卵黄动脉的血液供应。正常情况下,卵黄管会在第 8 周闭合,此时胎盘会代替卵黄囊作为胚胎营养来源。左卵黄动脉通常退化,右卵黄动脉形成肠系膜上动脉。[1]卵黄管未闭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异常,最常见的是形成 MD。它是一种包括所有正常肠壁层的真性憩室。

病理生理学

大部分麦克尔憩室 (MD) 无症状,终身并发症发生率为 4% 至 6%。[9][11]症状性并发症通常由憩室内的异位组织或连接憩室顶端与腹壁的残留带引起。出血和梗阻是最常见的主要症状。

约 60% 的 MD 存在异位黏膜,在> 60% 的病例为异位胃黏膜。(大多数非胃异位组织的 MD 存在胰腺组织。[1][5])儿童和成人患者中,出血发生于 30% 至 40% 的症状性患者中。[12][13]高达 90% 的出血性憩室存在分泌胃酸的异位胃黏膜,从而导致邻近憩室的回肠黏膜溃疡。[1]值得关注的是,尚未显示幽门螺杆菌会感染 MD异位胃黏膜,因此不认为其在症状性 MD 中发挥作用。[14][15]

各种病因的肠梗阻也是成人和儿童的常见主要症状,发生于几乎 40% 的症状性成人患者。[5][13]梗阻可能由几种机制导致:[1]

  • 最常见的,肠系膜带作为支轴小肠可绕其扭转,从而导致中肠扭转变异

  • 肠截留在肠系膜憩室带

  • 当憩室作为回结肠或回肠套叠的主要支点时导致的肠套叠

  • 局限于腹壁疝(被称为 Littre 疝)内的憩室

  • 慢性、复发性炎症导致的狭窄。

憩室炎发生于 20% 的症状性患者中,脐周疼痛并放射至右下腹,因此临床上与阑尾炎鉴别困难。[5]已有报道关于 MD 的不典型部位,可能与活动或‘飘浮’的憩室有关。[7]一般而言,与阑尾相比 MD 不易出现炎症,这是因为多数憩室口较宽,因而形成梗阻的可能性较低。憩室性肠梗阻可引起肠道炎症、坏死和穿孔,从而导致脓肿、腹膜炎,或少见的腹腔积血。[8]

MD 也可能是回肠恶性肿瘤的高风险区域。[16]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和发现其背后的机制。

分类

临床

尚无正式分类,但通常进行以下分类:

  • 无症状:在影像学检查或外科手术中偶然发现

  • 症状性:可表现为出血、梗阻、炎症或穿孔的症状和体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