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1933 年,Charles Mayo 写道“麦克尔憩室频繁受怀疑,常常被忽视且很少被发现”。[17]

大多数患有麦克尔憩室 (MD) 的患者无症状。MD 诊断经常是在影像学检查或手术探查期间偶然发现。[1][5][18][19][20]无症状患者的体检和实验室评估结果通常正常。

出现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和年龄<2 岁。

对于表现为出血、肠梗阻、腹膜炎和/或穿孔症状的患者,应将 MD 列入可能的诊断之一。[1][5][10][19]

‘2s 规则’

通过‘2s 规则’有助于记忆:发生率为 2%;症状性憩室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 2:1;成人中最常见的位置为回盲瓣近端 2 英尺 (60 cm) 处;2 类异位组织(胃和胰腺);长度通常为 2 英寸 (5 cm);半数症状在小于 2 岁时发生。[2]

症状性患者的临床评估

出血:

  • 消化道出血是儿童和成人的一种常见主要症状(30%-40% 的病例)。[5]

  • 高达 90% 的出血性憩室存在分泌胃酸的异位胃黏膜,从而导致邻近憩室的回肠黏膜溃疡。[1]

  • 通常情况下,出血为急性、阵发性且无痛性。

  • 此外,患者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伴有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梗阻:

  • 在儿童和成人中,小肠梗阻均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占症状性病例的 40%。

  • 患者可出现顽固性便秘(顽固便秘)、痉挛性腹痛、恶心和呕吐。

  • 若肠套叠是造成梗阻的病因,则可能很少出现可触及的腹部包块。[20]肠套叠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暗红色、栗色或“醋栗果酱”样大便。

炎症与穿孔:

  • 与儿童相比,麦克尔憩室炎在成人中更常见,占成人症状性病例的 20% 至 30%。[20]麦克尔憩室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麦克尔憩室炎由 Ali Tavakkoli 博士提供;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 通常临床表现为辐射至右下腹的脐周腹痛。

  • 临床上通常无法将其与急性阑尾炎加以区分,可能在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手术探查期间得以诊断。[1][5][11][20]一般而言,与阑尾相比 MD 不易出现炎症,这是因为多数憩室口较宽,因而形成梗阻的可能性较低。

  • 憩室性肠梗阻可引起肠道炎症、坏死和穿孔,从而导致脓肿、腹膜炎,或少见的腹腔积血。[8]麦克尔憩室炎或小肠梗阻可进展为肠穿孔。若出现肠穿孔,则患者可出现弥漫性腹部压痛。

症状性患者的检查

出血

  • 所有患者均需要查血常规,可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显著降低。可出现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 若消化道出血患者疑似诊断MD 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则需行锝-99m 高锝酸盐扫描(‘麦克尔扫描’)。[11][21][22]

  • 肠系膜血管造影是另一项检测,有助于确定出血位置;不过其在诊断出血病因(即 MD)时敏感性低。因此,若怀疑 MD,则麦克尔扫描是首选。[1][5]

  • 若怀疑肠套叠,则可考虑造影剂灌肠。

  • 若初步诊断仍不明确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则有必要进行腹部手术探查,在此过程中可确定诊断。[1][23][24]

肠梗阻

  • 对疑似肠梗阻患者进行的初始检查为立位腹部 X 线平片。小肠袢扩张伴有气液平面以及远端肠管气体缺乏支持梗阻诊断;但缺乏特异性。

  • 患者应接受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梗阻原因。建议行可显示 MD 或肠套叠的腹部 CT 扫描;可考虑其他影像学检查(例如,造影剂灌肠有助于诊断非 MD 相关的肠套叠,这是因为它既可进行诊断又可进行治疗;在出现小肠梗阻的情况下有时会进行灌肠造影,不过首选为 CT 扫描;虽然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不如 CT ,但其为无辐射影像学检查)。[1][5][11]

  • 在怀疑出现肠缺血或穿孔并且有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时,应立即进行急诊腹部探查,不应因影像学检查延误手术时机。

炎症与穿孔:

  • 临床上通常麦克尔憩室炎与阑尾炎区鉴别困难。腹部 CT 扫描可显示 MD 炎症;[1][5][10][11]若怀疑出现穿孔,不应因影像学检查而延误手术。

应考虑对持续存在症状并疑诊 MD 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可明确诊断并同时治疗。[1][1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