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从送去培养的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出该微生物或通过在粪便中检测特异性 DNA 来进行粪便检查,是确诊沙门氏菌性肠胃炎仅有的方法。
诊断慢性携带状态是在急性患病后12个月或更长时间,通过粪便或尿液培养沙门氏菌阳性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检测携带状态是不没有必要的,但应基于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原则(例如,在某些职业如卫生保健人员或食品处理者可能需要进行的)。
推荐由患者采集粪便;直肠拭子的敏感性较低,因此不推荐直肠拭子培养,除非无法获得粪便培养。[29]许多实验室使用营养肉汤如亚硒酸盐F肉汤繁殖以提高粪便培养的敏感性。
微生物鉴定依赖于标准化方法。分离菌血清型的鉴定通常在公共卫生实验室进行。
检测可能是不敏感的,难以分离病原体。
在腹泻疾病中粪便培养分离沙门氏菌的粗检出率为0.9%。[48]
选择性培养基上有沙门氏菌生长或者在粪便中检测出特异性 DNA
可能需要,但是由于结果易变且非特异,因此不能完全诊断感染。
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加,但是通常处于正常范围。
免疫抑制或非常见严重感染表现患者需进行血培养。
血培养可能得出沙门氏菌阳性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