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包括参与涉及膝关节外翻应力的活动、年龄为 20 至 35 岁(最有可能参与高风险运动项目竞技),和年龄为 55 岁至 70 岁(摔倒后好发内侧副韧带损伤)。
低等级内侧副韧带损伤通常伴有非接触性外翻或外旋损伤的出现(例如滑雪事故中的扭转伤)。
更严重的损伤通常与膝关节侧方打击有关。
内侧副韧带损伤会出现膝关节内侧关节线上下韧带沿线疼痛。
不过矛盾的是,高级别内侧副韧带损伤通常疼痛较轻,可能因为损伤的韧带张力较小或无张力。[14]
通常在内收肌结节或胫骨近端出现。表浅内侧副韧带损伤后,76% 的病例均显示压痛部位与损伤部位对应。[14]内侧半月板撕裂者压痛位置仅限关节线处。
膝关节屈曲30°位的外展应力试验(即向膝关节施加外翻负荷)是极佳的诊断工具。[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外展(外翻)应力试验由医学博士 Sanjeev Bhatia 提供;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疼痛和不成比例的松弛提示内侧副韧带拉伸或撕裂。
膝关节完全伸直时,外翻应力疼痛和松弛提示并发前交叉韧带撕裂。[17]
提示 III 级内侧副韧带损伤或交叉韧带损伤。
急性损伤发生后,多数患者能够继续行走。一项研究指出,即使是 III 级内侧副韧带损伤,76% 的患者可以不借助外部支撑而步行进入手术。[14]
多数内侧副韧带损伤与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无关(“无力感 ”)。少见的特例是内侧副韧带深层斜后方损伤会导致前内侧不稳定。
若不稳定性显著,则很可能是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
粘滞感、交锁、无力和爆裂音等症状通常与内侧副韧带损伤无关。应怀疑并发半月板撕裂或交叉韧带损伤。
可能表示髌骨半脱位或脱位。
进行此试验时,脚部外旋,膝关节屈曲 90°。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前抽屉试验由医学博士 Sanjeev Bhatia 提供;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试验过程中任何前内侧不稳定的迹象都提示深层内侧副韧带可能受损,特别是斜后部分。
此试验执行方法与前抽屉试验相同,但向胫骨施加向后的推力。
任何松弛都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 (ACL) 损伤的最佳诊断试验。[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Lachman 试验由医学博士 Sanjeev Bhatia 提供;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将患者膝关节放置于屈曲 20° 至 30° 位置。检查者一手置于患者大腿部,另一手放于胫骨后方(大拇指置于胫骨结节处)。向前方拉胫骨。
研究发现,若临床检查无外翻松弛,则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发生率为 20%,若膝关节屈曲 30° 时外翻松弛,则发生率为 53%,若膝关节完全伸直时外翻松弛,则发生率为 78%。[4]
与 Lachman 试验联合用于前交叉韧带 (ACL) 损伤的诊断。
膝关节屈曲 20° 至 40° 时,施加内旋应力和外翻应力。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屈曲初始阶段胫骨前外侧半脱位,进一步屈曲后缓解。
尽管关节线压痛不是半月板损伤最敏感或特异性的体征,[24]但关节线压痛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半月板病理变化。
了解患者膝关节损伤的时间有助于鉴别急性和慢性内侧副韧带损伤。慢性内侧副韧带损伤通常定义为3个月或以上发生的内侧副韧带损伤。[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