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酐急剧升高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的初始或仅有的体征。
急性血清肌酐增高、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
当出现这样的结果时,需要考虑排除其他导致尿素氮增高的因素(例如药物引起的增高或消化道出血)。
≥20:1 提示肾前性氮质血症。
应取清洁尿标本。
肾小球肾炎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伴高血压和水肿。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细胞管型、蛋白尿、细菌、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在感染的病例中)
如果初始尿液分析怀疑感染,则应采集标本进行该检查。
可能出现细菌或真菌生长
贫血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肾脏病、失血。
白细胞增多可能支持存在感染。
血小板减少症可见于一些罕见的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贫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
在肾小管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还可能见于肾小球疾病、肝肾综合征和一些梗阻性疾病患者。钠离子水平增高也出现在应用利尿剂的患者中。
<1% 支持肾前性氮质血症
如果患者使用利尿剂,可使用该检查。
<35% 支持肾前性氮质血症。
>5%-7% 支持间质性肾炎的诊断。
见于急性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阴离子间隙增高性酸中毒主要是由非挥发性酸的排泄障碍引起的。
协助进一步评估酸中毒,经常由基础代谢检查中碳酸氢盐水平低提示。
用于诊断代谢性酸中毒和某些中毒
对于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既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
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的肾功能迅速改善
能诊断和治疗膀胱颈梗阻,另外还能够评估残余尿量和采集尿液分析标本。
对于膀胱流出道梗阻的患者,放置导尿管后能够明显观察到大量的尿量排出;而对于尿量产生减少或更高位的梗阻,留置导尿管后仅有微量残余尿
评估低血容量时肾小管功能和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是否维持正常。
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的尿渗透压增高(必须排除造影剂和甘露醇的作用);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接近血清渗透压
尿钠水平较高不只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因此不能排除该诊断。
<20 mmol/L (<20 mEq/L) 提示见于肾脏低灌注和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的显著钠潴留);增高(经常伴有急性肾小管坏死)
协助评估后梗阻原因,以及评估肾结构和大小(基础慢性肾病)。
肾盏扩张(提示梗阻)、皮髓交界不清或肾脏出现变小和硬化(提示慢性肾病)
如果肾衰接与心力衰竭相关。
能够显示心脏扩大和肺水肿的体征
可能见于严重高钾血症时。
如果存在严重的高钾血症,心电图会出现:T 波高尖、PR 间期延长、QRS 增宽、心房停博和恶化为正弦波型
滴度升高支持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诊断,该疾病通常有肾脏表现。
正常或者升高
滴度增高支持 SLE 诊断,通常伴随肾脏表现。
正常或者升高
补体水平降低支持存在活动性病变,例如 SLE。
正常或降低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滴度的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例如:Goodpasture 综合征和抗肾小球基底膜综合征。
正常或者升高
滴度增高见于血管炎性疾病,例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正常或滴度增高
活动性丙型肝炎的血清学阳性与诸如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疾病和冷球蛋白血症有关。
血清学阳性或阴性
HIV 相关肾病以及用于治疗 HIV 的某些药物能够导致肾脏并发症。
阳性或阴性
出现 AKI 时,如果存在冷球蛋白,则提示冷球蛋白相关肾脏疾病。
血清学阳性或阴性
红细胞沉降率正常不支持存在炎症性肾脏疾病或栓塞性损伤。
正常或者升高
滴度增高支持感染相关肾小球肾炎诊断,但不能据此确诊。
正常或者升高
为进一步评估超声发现的梗阻病例,有时需要这些检查。
可能显示腹部的肿块或结石
可以使用卡托普利进行调整,以评估肾动脉狭窄的情况,或者对于不确定是否为机械性梗阻的肾积水病例,使用呋塞米进行调整,以评估梗阻原因。
正常的扫描显示适当的肾灌注情况、示踪剂摄入和排泄;示踪剂排泄障碍支持存在急性肾小管坏死;血流量降低提示血液供应的障碍;肾血流量和示踪剂排泄正常,但示踪剂在肾脏集合系统积聚支持存在尿液流出道的梗阻。
如果怀疑由输尿管狭窄引起的梗阻,可以行膀胱镜检查。
如果存在输尿管狭窄,可以直观地发现病因并进行治疗。
经常需要活检来进一步揭示血清学检查阳性结果。
在肾脏损伤原因不明时,也需要进行肾活检。
可以证实急性肾小管坏死,但不经常因该诊断进行这检查。
可能存在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肾炎、血管炎或其他肾实质性疾病相关的改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