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一旦临床疑似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则必须启动所有合适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并立即实施严格的接触和空气传播防护措施。[29] 当诊断或治疗涉及气溶胶传播时,必须进一步强化这些措施。
CDC 建议,对于无需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CoV) 感染患者,可以在家隔离。[29] 病情稳定的患者应在负压单人病房中(如果有此设施的话)隔离和护理。 更为严重的病例(即那些表现出或正在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在 ICU 病房或带有空气传播预防措施的隔离护理单元中进行治疗。
支持护理包括给予足够的辅助供氧,以纠正低氧血症、替代性治疗因腹泻或发热导致的体液丢失、纠正电解质失衡,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以控制发热和疼痛。
对于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收入 ICU 病房或过渡监护病房。如患者的临床情况正在恶化,或者尽管使用了最大程度的氧疗但自发性通气仍无法将 SaO2 维持在 90% 以上,应进行插管和机械通气。证据 B
无创正压通气 (NIPPV) 会伴发病毒传播风险,并有高的气胸以及皮下[肺]气肿和纵膈[肺]气肿发生率。
为降低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毒传播风险,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避免雾化加湿,并在未加湿的情况下使用文丘里面罩;[47] 避免使用球囊-面罩通气,并使用可过滤呼出气体的面罩;在插管过程中应充分镇静;使用封闭式抽吸系统,并在机械式呼吸器的出气口安装亚微米级滤器;利用镇静或麻痹来最大限度减少咳嗽;当断开回路时,将呼吸机设置为待机状态并关闭 PEEP;如果有可能,应避免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头孢曲松 : 1~2 g,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和
阿奇霉素 : 500 m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或
厄他培南 : 1 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和
阿奇霉素 : 500 mg,静脉注射,每 24 小时一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750 mg,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莫西沙星 : 400 mg,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由于初步诊断时有不确定性,针对典型的(包括耐药性菌株)和非典型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疾病的经验抗菌疗法是必要的一线治疗。
对于住院患者,可能进行静脉输液的药物组合包括: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或厄他培南和阿奇霉素。 使用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进行单药治疗是一种替代性治疗。[48]
一旦明确诊断,则应立即停止抗生素治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扎那米韦 : 10 mg(分 2 次吸入),每日两次,连用 5 日
或
奥司他韦 : 75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5 日
一旦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如在流感流行季节),则应使用扎那米韦或奥司他进行为期 5 日的抗病毒治疗。
轻度-中度感染表现为发热(体温≥38°C [100.4°F])加上一种或多种下呼吸道疾病症状:咳嗽、呼吸困难。[21] 没有以下症状: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和呼吸频率 ≥30 次呼吸/min。
一旦临床疑似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则必须启动所有合适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并立即实施严格的接触和空气传播防护措施。[29] 当诊断或治疗涉及气溶胶传播时,必须进一步强化这些措施。
CDC 建议,对于无需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CoV) 感染患者,可以在家隔离。[29] 病情稳定的患者应在负压单人病房中(如果有此设施的话)隔离和护理。 更为严重的病例(即那些表现出或正在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在 ICU 病房或带有空气传播预防措施的隔离护理单元中进行治疗。
支持护理包括给予足够的辅助供氧,以纠正低氧血症、替代性治疗因腹泻或发热导致的体液丢失、纠正电解质失衡,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以控制发热和疼痛。
对于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收入 ICU 病房或过渡监护病房。如果患者的临床情况正在恶化,或者尽管使用了最大程度的氧疗但自发性通气仍无法将 SaO2 维持在 90% 以上,应进行插管和机械通气。证据 B
无创正压通气 (NIPPV) 会伴发病毒传播风险,并有高的气胸以及皮下[肺]气肿和纵膈[肺]气肿发生率。
为降低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毒传播风险,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避免雾化加湿,并在未加湿的情况下使用文丘里面罩;[47] 避免使用球囊-面罩通气,并使用可过滤呼出气体的面罩;在插管过程中应充分镇静;使用封闭式抽吸系统,并在机械式呼吸器的出气口安装亚微米级滤器;利用镇静或麻痹来最大限度减少咳嗽;当断开回路时,将呼吸机设置为待机状态并关闭 PEEP;如果有可能,应避免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轻度-中度感染表现为发热(体温≥38°C [100.4°F])加上一种或多种下呼吸道疾病症状:咳嗽、呼吸困难。[21] 没有以下症状: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和呼吸频率 ≥30 次呼吸/min。
患者及其亲属可能需要心理治疗专家给予心理咨询与治疗。
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PaO2 <10 kpa/SpO2 <90%/氧合作用指数 <300 mmHg)和呼吸频率为 30 次呼吸/分钟以上。
一旦临床疑似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则必须启动所有合适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并立即实施严格的接触和空气传播防护措施。[29] 当诊断或治疗涉及气溶胶传播时,必须进一步强化这些措施。
CDC 建议,对于无需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CoV) 感染患者,可以在家隔离。[29] 病情稳定的患者应在负压单人病房中(如果有此设施的话)隔离和护理。 更为严重的病例(即那些表现出或正在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在 ICU 病房或带有空气传播预防措施的隔离护理单元中进行治疗。
支持护理包括给予足够的辅助供氧,以纠正低氧血症、替代性治疗因腹泻或发热导致的体液丢失、纠正电解质失衡,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以控制发热和疼痛。
对于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当收入 ICU 病房或过渡监护病房。如果患者的临床情况正在恶化,或者尽管使用了最大程度的氧疗但自发性通气仍无法将 SaO2 维持在 90% 以上,应进行插管和机械通气。证据 B
无创正压通气 (NIPPV) 会伴发病毒传播风险,并有高的气胸以及皮下[肺]气肿和纵膈[肺]气肿发生率。
为降低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毒传播风险,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避免雾化加湿,并在未加湿的情况下使用文丘里面罩;[47] 避免使用球囊-面罩通气,并使用可过滤呼出气体的面罩;在插管过程中应充分镇静;使用封闭式抽吸系统,并在机械式呼吸器的出气口安装亚微米级滤器;利用镇静或麻痹来最大限度减少咳嗽;当断开回路时,将呼吸机设置为待机状态并关闭 PEEP;如果有可能,应避免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 400/100 mg,口服,每日两次
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PaO2 <10 kpa/SpO2 <90%/氧合作用指数 <300 mmHg)和呼吸频率为 30 次呼吸/分钟以上。
有关抗病毒药物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的 RCT 数据很有限,尽管看起来所有确诊患者均应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
洛匹那韦/利托纳韦应联合用 14 日。[49]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利巴韦林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PaO2 <10 kpa/SpO2 <90%/氧合作用指数 <300 mmHg)和呼吸频率为 30 次呼吸/分钟以上。
尽管不如单药治疗那样有效,但利巴韦林可与洛匹那韦/利托纳韦一起给药。[16]
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PaO2 <10 kpa/SpO2 <90%/氧合作用指数 <300 mmHg)和呼吸频率为 30 次呼吸/分钟以上。
尽管某些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尚未使用,但已发现,为期 5 日的富含IgM 的免疫球蛋白 (pentaglobin®) 给药将有助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5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干扰素 α1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PaO2 <10 kpa/SpO2 <90%/氧合作用指数 <300 mmHg)和呼吸频率为 30 次呼吸/分钟以上。
可给予对冲击甲基泼尼松龙和利巴韦林治疗方法没有积极反应的患者。
一项非对照的临床试验报告,为期 10 日的人工合成干扰素 α1 与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改善了氧合作用,并加速放射影像异常的恢复。[52]
严重感染可表现为放射影像实变恶化、氧气需求增加(PaO2 <10 kpa/SpO2 <90%/氧合作用指数 <300 mmHg)和呼吸频率为 30 次呼吸/分钟以上。
患者及其亲属可能需要心理治疗专家给予心理咨询与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