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位45岁男性患者,表现为两侧跨阈步态(走路高举足,足尖先落地),脚麻木,并且很难自己扣纽扣。 该患者无出生病史,且按时达到了早期行动指标。 患者从 13 个月开始能够行走,发现其有用脚尖走路的症状。 在幼年时期,其跑步速度与同龄人相比,接近中等偏后。另外,由于踝关节力量较弱,一直无法滑冰。 患者最初发现的行走问题开始于其二十多岁早期,症状为经常被绊倒,且每个月会跌倒一次。另外近5年,患者的手也出现问题。 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显示,其对称神经的传导速率降至23 m/s(正常速率为>50 m/s),且振幅轻微减小,并有长时间的远端延迟。 患者感觉反应消失。 患者父亲也有相同症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PMP22基因有一个重复,被诊断为CMT1A。

案例#2

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表现为严重的小腿无力及远端臂无力。 该患者无出生病史,且其按时达到了早期行动指标。 患者在其学前及学龄阶段开始出现足下垂及跌倒的症状。 足下垂及近端肌无力症状在其青少年时期不断发展,致使患者上楼梯非常困难。 患者在其20岁时开始使用轮椅进行基本行动。 在检查时,患者的手部萎缩和挛缩,导致其手呈爪状,无力症状向近端蔓延。 患者的感觉测试基本正常。 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显示,无运动或感觉响应。 但由于患者从幼年时期就开始接受检测,可知患者当时的神经传导速率正常且振幅严重减小,表明患者轴突变性。 该患者无肌无力或神经病变的家族史。 基因检测发现患者MFN2基因上有一个突变,患者被诊断为CMT2A。

其他表现

CMT患者中最普遍的特征为小腿及足部肌无力肌萎缩。 虽然高足弓及锤状趾(高弓足,pes cavus)在患者中普遍存在,但不是特异病征。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行走困难,足内翻和足下垂。 这些症状通常是对称的,不对称的情况亦偶可发生。 大多数患者可保持行走能力,尽管可能需要支架或其他辅助设备。 严重的病例同样存在。 儿童的行动指标发展滞后,从未进行行走或跑步,具有严重的早发型CMT1、CMT2及CMT4症状,被称为Dejerine-Sottas综合征。 遗传性神经病变与压迫性麻痹易感性(HNPP)患者表现为在轻微压迫或拉伸某个神经时,会出现暂时性的感觉及运动神经症状。 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且这些症状通常是不对称出现的。 一些形式的CMT可以仅仅为运动性或仅仅为感觉性的,分别被称为遗传性运动神经病变及遗传性感觉神经病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