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有症状痔的典型特征是无痛性大便带鲜血或经常在大便后经直肠脱出。出现并发症时可有疼痛。如有大便习惯改变(腹泻及/或便秘),大便带血及血块(尤其当持续存在时)应警惕其他潜在疾病如肛裂、肛瘘、直肠炎或结直肠癌。

查体

肛门直肠查体所采取的姿势可为左侧卧位(Symes),折刀位,或截石位。如患者主诉疼痛,检查时应非常小心谨慎。首先轻轻扒开臀部观看肛缘处,检查是否有外痔、皮赘或其他肛门病变如肛裂、瘘或肛周包块。嘱患者做排便样屏气用力,更易观察到痔脱垂。观察脱垂物的形态有助于鉴别是否为痔脱垂(放射状形态)或直肠脱垂(环状)。除非患者有明显疼痛,否则应做指检及发光肛镜或外部光源辅助肛镜检查。

肛镜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可全方位观察肛管及所有痔组织。另一种替代的方法为纤维内窥镜反转观察,此法操作要求高,需更高的技巧水平。

内镜

凡有明显痔病者均可开始一线的治疗,但当存在可疑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带血块和(或)粘液时,则必须排除严重的或同时并存的其他结直肠病变(如炎性肠病或结肠癌)。此时应行纤维结肠镜检。根据患者年龄及危险因素,选择用乙状结肠镜(灌肠1-2次后)或结肠镜(完全肠道准备)。

实验室检查

如患者存在长期直肠出血或有贫血迹象,应行全血细胞分析。如发现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则应行内镜检查以确定贫血原因。

如肉眼可见出血,则不必做粪便隐血实验。但如便潜血阳性或有显性出血,而未见明显痔组织存在,则应行内镜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