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尚无针对 DIC 的诊断试验。必须考虑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所有可获得的实验室结果才能做出诊断。

临床评估

除了潜在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外,常见表现包括血栓形成、出血或两者兼有。微血管血栓形成常常会引起多器官缺血和衰竭。缺血表现包括暴发性紫癜/坏疽/手足发绀、谵妄/昏迷、少尿/氮质血症、低血压/心动过速/循环衰竭、呼吸困难/缺氧、胃肠道溃疡以及肾上腺功能障碍。出血表现包括瘀点/瘀斑、渗漏、颅内出血、血尿以及胃肠道大量出血。一般而言,缺血表现被视为 DIC 的较早体征,出血表现则为晚期、明显的征象。[1][2]

初步实验室评估

需要为所有患者安排的初步实验室检查为:

  1. 血小板计数:显示血小板减少症

  2.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 纤维蛋白原:低水平

  4. 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

结合这 4 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计算出诊断评分。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的趋势。

其他试验

后续试验可能发现凝血酶时间延长以及凝血因子(V、VIII、X、XIII)水平较低。由于这些试验并不是诊断 DIC 所必需的,因此不应将其安排为常规检查手段。然而,如果怀疑缺乏特定或多种凝血因子,则测量凝血因子有助于选择具体的替代疗法。

新兴的实验包括D-二聚体阳性、凝血抑制物水平(抗凝血酶 III、蛋白 C)低及纤维蛋白肽 A (FPA)以及凝血酶原片段 1 和 2升高。

影像检查及其他试验

应根据潜在疾病和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区域安排进行其他检查,以帮助诊断基础疾病。例如,对胰腺进行 CT/MRI 检查联合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检查将有助于确诊急性胰腺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