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患有基础疾病

必须存在某种潜在疾病方可考虑 DIC,这些疾病可能包括重大创伤/烧伤/器官损坏、脓毒症/重度感染、重度产科疾病或并发症、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重度毒性或免疫反应,以及重大血管疾病(大型主动脉瘤或巨大血管瘤)。[2]

由于多种疾病均与 DIC 相关,因此与特定潜在病症/疾病相关的症状/体征也有所不同。然而,患有这些疾病即表明患者有罹患 DIC 的风险。

少尿、低血压或心动过速

循环衰竭的全身性体征/症状,可能与 DIC 有关。

暴发性紫癜、坏疽或肢端紫绀

微血管/大血管血栓形成的全身性体征,可能与 DIC 有关。

谵妄或昏迷

微血管/大血管血栓形成的全身性体征/症状,可能与 DIC 有关。

瘀点、瘀斑、渗漏或血尿

发生于至少3个无关部位的广泛性出血高度提示 DIC。

危险因素

重大创伤/烧伤/器官损坏或脓毒症/重度感染

全身性炎性反应以及释放到循环中的组织或感染性物质会造成细胞因子网络及凝血途径的激活。[1][2]

重度产科疾病或并发症

组织物质释放/暴露于循环中,导致外源性凝血(因子 VIIa)途径的激活。[1][2]

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组织物质以及组织因子或半胱氨酸蛋白酶等表达肿瘤的前凝血素释放到循环中,引起全身性凝血激活。[1][2]

重度毒性或免疫反应

蛇类咬伤、药物、输血反应以及移植排斥反应[2]可引起脂质膜物质释放或暴露于循环中以及细胞因子网络的激活,从而导致全身性凝血系统激活。[1][2]

大血管疾病(大型主动脉瘤或巨大血管瘤)

局部凝血激活,导致激活的凝血因子释放到全身循环中以及全身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损耗。[1][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