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限制型手术相关的恶心及呕吐 |
短期 | 高 |
可能由于吃太多或者吃太快引起, 短期并发症也包括组织水肿。 减重手术后饮食指导很重要,可以避免过量进食。 如果恶心和呕吐不是由其他原因引起,则患者可以放心。[241] |
||
术后肺不张和肺炎 |
短期 | 中 |
肺不张和肺炎是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 因为伤口疼痛,患者常常只敢呼吸得较浅。 通过适当的镇痛、早期活动、使用诱导性肺量器和深呼吸/咳嗽训练,可减少肺不张的频率。[242] |
||
术后深静脉血栓 |
短期 | 低 |
术后肺栓塞 |
短期 | 低 |
术后出血 |
短期 | 低 |
多由外科技术失误引起。 如果患者临床情况稳定,出血不再继续,可行非手术管理。 若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 |
||
术后伤口感染 |
短期 | 低 |
因肠道污染(尤其在胃转流术中常见)或者未严格执行外科无菌技术。 伤口蜂窝组织炎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如果出现脓性引流物,则须进行再次手术。 如果和异体相关(放置胃束带),可能需要移除胃束带。 |
||
术后倾倒综合征 |
短期 | 低 |
常发生于胃转流术中切开迷走神经后。 倾倒综合征患者应避免摄入浓缩糖。[246] |
||
术后吻合口、伤口瘘 |
短期 | 低 |
原因是组织缺血或吻合技术失误。 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是重要的,可以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病率。 |
||
术后死亡 |
短期 | 低 |
最常见是由于术后肺栓塞或者肠漏引起。 |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长期 | 中 |
腹型或向心性肥胖和冠状动脉疾病存在关联,很多研究者认为腹部肥胖是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14][215][216][217] BMI可能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18][219] |
||
2型糖尿病 |
长期 | 中 |
肥胖和 2 型糖尿病存在证据充分的关联,现在已公认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20][221][214][222][223][224] |
||
高胆固醇血症 |
长期 | 中 |
认为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脂质代谢疾病(包括高胆固醇血症)的一个危险因素。[110][214][223][225][226][227] |
||
高血压 |
长期 | 中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长期 | 中 |
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相关。 NAFLD 有一系列广泛的临床表现,从单纯性脂肪肝到伴有炎症、晚期纤维化和终末期肝病的肝脂肪变性。[230] |
||
代谢综合征 |
长期 | 中 |
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定义为中心性肥胖/腰围增大、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
||
癌 |
长期 | 中 |
肥胖和癌症之间存在证据充分的关联,现在已公认肥胖是某些类型癌症,包括乳腺(绝经后)、子宫内膜、结肠、肾脏和食管癌的危险因素。[231][232][233] |
||
全因死亡率 |
长期 | 中 |
术后维生素缺乏 |
存在差异 | 高 |
在吸收不良型手术中更容易发生。 补充维生素应该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D、E、K。 |
||
术后蛋白质缺乏 |
存在差异 | 高 |
在术后监测蛋白,直到稳定。 |
||
术后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存在差异 | 中 |
减重手术对于药物吸收的影响是因药物而异的。 吸收不良可能性大的药物是那些本身就难以吸收的、高度亲脂性药物或者经过肠肝循环的。 可能需要调整个体剂量并进行治疗监测。[239] |
||
妊娠相关并发症 |
存在差异 | 中 |
肥胖和某些妊娠期并发症相关,例如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等。 减重手术治疗的女性可能患有这些并发症的风险减少。 尚无证据证明减重手术和增加的剖宫产率或者分娩并发症率相关。 减肥手术后,生育能力也可能得到改善。[240] |
||
术后切口疝 |
存在差异 | 低 |
因为肌肉以及前腹壁筋膜切除引起。 使用腹腔镜后发生率减少。 诊断为切口疝后,为防止肠内容物的嵌顿以及肠绞窄的风险,应该行修补术。 |
||
术后腹内疝 |
存在差异 | 低 |
因为肠系膜裂孔疝与胃转流术相关, 诊断为腹内疝后,为防止肠缺血及肠坏死,应该行修补术。 |
||
术后胃束带滑脱 |
存在差异 | 低 |
因为胃周分离技术在放置胃束带过程中进行的过早。 胃束带滑脱在使用松弛部技术时发生率更低。 确诊后,需要进行手术修正。[208] |
||
术后胃束带漏 |
存在差异 | 低 |
短期发生,该并发症是在放置胃束带时肠道损伤引起。 长期发生,可能由于异物植入引起。 一旦诊断,及时手术干预。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