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监测

常规监测内容包括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ECG、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导尿尿排出量。对于所有接受血管加压药的患者,只要可行,就应尽快置入动脉导管,以更准确地监测动脉压。[93]

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或休克的患者应进入重症监护或加护病房治疗。应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有效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原则[55] 对休克患者的持续治疗仍有意义。

中心静脉压 (CVP) 可与临床评估和其他监测方式结合使用,对持续液体复苏提供指导。其它监测方式包括:使用每搏量变异度(每次收缩时输出量改变的指数)、心脏射血时间(心率纠正)、以及呼吸时下腔静脉 (IVC) 直径变化(通过床边超声观察)。[161][162] 机械通气能改变心脏充盈压,并影响测定。CVP 值必须根据呼气末正压通气或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校准。[55][204] 自主呼吸的患者,IVC 塌陷或即将塌陷提示可通过额外液体复苏改善心输出量。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果正压通气时 IVC 大小增加>18%(或肉眼可见),则可出现液体反应。一项系统评价显示,被动抬腿是通气患者中液体反应性的准确预测因素,无论呼吸机模式或技术如何,流量变量(例如心输出量)的准确性高于脉压。[163]

中心静脉导管也可用于取样测定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₂),可提示总体组织需氧量和供氧量之间是否平衡。如果 ScvO₂ 偏低 (<70%),可能供氧不足,且应评估是否需要输注血液制品(增加携氧能力)或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输出量)。然而,目前证据并不支持使用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早期脓毒性休克的复苏。[205] 越来越多地使用氧供充分性的其他测量方法,包括在最初的6小时内使用乳酸清除率。研究证明,乳酸清除率与生存率呈正相关。[85]

使用肺动脉导管可为怀疑心脏受损或表现复杂的患者带来获益。该措施并不是必须用于一线监测,且其在临床实践中很大程度上被更微创的心输出量监测方法取代,这些方法包括食道多普勒、动脉脉搏轮廓分析和热稀释/指示剂稀释技术。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