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甘精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或
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insulin isophane human, NPH) :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或
地特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或
德谷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 和 --
中性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 2-3 次
或
赖脯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或
门冬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或
赖谷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或
胰岛素泵 : 使用常规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或者谷赖胰岛素
成人胰岛素起始的日总剂量为 0.2-0.4 U/kg/d。患儿的起始剂量可为 0.5-1 U/kg/d,在青春期,剂量可加至 1.5 U/kg/d。1 型糖尿病患者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常会经历“蜜月期”,仅需要 10-15 U/d 的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总量的一半作为基础胰岛素给予,另一半作为餐前大剂量胰岛素。分次在餐前给予。当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患者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每 2-3 天可调整一次胰岛素,保证餐前及餐后血糖持续达标。[1]
最简单的计算餐时胰岛素需求量的方法是按照食物份量提供一系列对应剂量:比如小份食物用4个单位,中等份食物6个单位,大份食物8个单位等。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成分高,餐前胰岛素可以按照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计算或者该患者的个人胰岛素-碳水化合物比例来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是一个单位的餐前胰岛素相当于15 g碳水化合物。患者可以参考食物包装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来计算,不过最好是在营养师的帮助下进行计算,根据饮食日记以及餐后 2 小时血糖测量结果,可以调整胰岛素-碳水化合物之比。
起始治疗时,可以选择每日2-4次胰岛素注射,来提供基础胰岛素需要及餐时胰岛素的需要。使用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来提供基础胰岛素需求,短效或者速效胰岛素来提供餐时胰岛需求。
常规胰岛素和NPH胰岛素相较于胰岛素类似物价格低一些。常规胰岛素应于餐前30分钟注射,而速效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以及谷赖胰岛素)应于餐前15分钟或者餐后直接注射。在饮食不规律的患儿中,可以在餐后直接注射速效胰岛素。NPH和地特胰岛素每日注射两次,甘精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胰岛素注射方案应个体化,以获得最佳血糖控制。
因根据餐前血糖情况,在餐前大剂量基础上加用校正剂量。
有意愿且能较好地自我管理的患者可以推荐使用胰岛素泵。
校正剂量是根据餐前血糖水平,在餐前大剂量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胰岛素剂量。当患者每日胰岛素总量(TDD)和进餐量固定时,校正剂量计算如下:1800/TDD=每一单位的速效胰岛素可以下降的血糖值。例如,如果TDD是40单位,1800/40=45,代表了一个单位的胰岛素可以下降45 mg/dL的血糖值。
参照餐前血糖,上述计算方式举例:
2.2-4.9 mmol/L (45-90 mg/dL):减去一个单位的餐时胰岛素
5-7.4 mmol/L (91-135 mg/dL):无需增加胰岛素进行调整
7.5-9.9 mmol/L (136-180 mg/dL):增加 1 个单位的胰岛素进行调整
9.9-12.4 mmol/L (181-225 mg/dL):增加 2 个单位的胰岛素进行调整
12.4-14.5 mmol/L (226-270 mg/dL):增加 3 个单位的胰岛素进行调整
14.5-17.3 mmol/L (271-315 mg/dL):增加 4 个单位的胰岛素进行调整
17.4-19.8 mmol/L (316-360 mg/dL):增加 5 个单位的胰岛素进行调整
19.8-22.3 mmol/L (361-405 mg/dL):增加 6 个单位的胰岛素进行调整
>22.3 mmol/L (>405 mg/dL):增加 7 个单位胰岛素进行调整,寻求医疗帮助。
计算校正剂量的常数可以为 1500-2200。没有明确的指南推荐到底常数为多少。总的来说,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使用较低的常数;偏瘦及胰岛素敏感的患者中使用较高的常数。
校正剂量可与患者餐时胰岛素需求量(基于食物份量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计算)相加,作为总的餐前剂量。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普兰林肽 : 每餐前皮下注射15-60 µg
人工合成的胰淀素类似物,胰腺 β 细胞在分泌胰岛素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通过中枢介导的食欲抑制减少食物摄入,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69]
可以在每餐前注射,从而稳定控制血糖。然而,使用普兰林肽时仍需使用胰岛素治疗。
起始使用普兰林肽时,餐前胰岛素剂量需减少大约50%,从而避免低血糖。而后根据血糖情况再调整剂量。
对于单独使用餐前胰岛素不能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患者,用作辅助治疗。比如,餐后血糖偏高但是一旦增加餐前胰岛素用量就会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该药可能有帮助。
在胃轻瘫患者中不适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发生于28-48%的患者中。[69]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中性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NPH) : (50/50、70/30)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或
门冬胰岛素鱼精蛋白/门冬胰岛素 : (70/30)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或
赖脯胰岛素鱼精蛋白/赖脯胰岛素 : (50/50、75/25)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或
德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 : (70/30)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或两次
预混胰岛素适用于已经使用预混胰岛素方案后血糖控制不错的患者,或者无法每日注射3-4次胰岛素的患者,或者使用混合胰岛素有困难的患者。
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insulin isophane human, NPH) :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或
地特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两次
-- 和 --
中性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 2-3 次
或
赖脯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或
门冬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甘精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
-- 和 --
中性胰岛素 : 皮下注射,每日 2-3 次
或
赖脯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或
门冬胰岛素 : 餐前皮下注射
或
胰岛素泵 : 使用常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或者赖脯胰岛素。
如果能在不发生明显低血糖的前提下达到血糖目标:空腹≤5 mmol/L (≤90 mg/dL),餐后 1 小时≤7.2-7.8 mmol/L (≤130-140 mg/dL),餐后 2 小时≤6.7 mmol/L (≤120 mg/dL)。如果这些目标导致了低血糖,则应使用较为宽松的目标。[1]
建议的 A1C(糖化血红蛋白)目标为 42-48 mmol/mol (6-6.5%),但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如果能达到且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A1C<42 mmol/mol (<6%) 可能带来更多益处。[1]
在妊娠期间,可以每月监测 A1C。[1]
患者应该每日监测血糖情况4-7次,并且在妊娠早期每隔数周监测患者情况,包括营养摄入内容和时间、运动情况和胰岛素剂量,以期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
在妊娠早期,胰岛素需要量通常增加;从妊娠约 8 周至 16 周出现胰岛素需求量下降,然后直到整个妊娠结束需求再次增加。
通常妊娠期使用的胰岛素包括NPH、地特胰岛素、常规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66] 怀孕期间使用 CGM 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新生儿结局。[67] 尚无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妊娠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但是,甘精胰岛素在很多妊娠期患者中使用安全,虽然它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分级为 C 级。因为目前长期使用甘精胰岛素安全性的数据尚不多,因此甘精胰岛素可以作为继 NPH 或者地特胰岛素之后作为基础胰岛素的二线用药。目前,在糖尿病妊娠妇女中,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的研究很少。[68]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阿司匹林 : 75-150 mg,口服,每日一次 常用剂量为 75 mg/日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建议,所有已患 1 型糖尿病的孕妇应考虑从妊娠早期开始,每日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以便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