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中央压迫感、压榨感或沉重感;放射至下颌或上肢;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无力;发生于静息时或不断加重(渐强);危险因素:吸烟、年龄(男性>45 岁,女性>55 岁)、早发冠状动脉病变 (CAD) 阳性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疾病;[20][21] 女性、老年患者(>75 岁)和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非典型症状,例如恶心或呼吸困难。
可能有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病史;劳累时感胸部不适,使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缓解;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无变化;不伴有多汗、恶心/呕吐或呼吸短促;危险因素:吸烟,年龄(男性>45 岁、女性>55 岁),以及存在早发性冠状动脉疾病 (CAD)、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疾病的家族史[21]
可无冠心病特异性发现,若存在外周血管病可发现脉搏异常
咯痰或干咳、发热、胸膜痛伴呼吸短促;可能存在寒颤、肌痛或关节痛;可能有近期旅行或传染病接触史[82]
心音减弱、罗音、哮鸣音、支气管呼吸音、叩诊浊音,有严重肺实变时触觉震颤增强[82]
病毒性疾病(肌痛、全身不适、鼻溢、咳嗽、鼻充血、低热)的前驱症状;与其他明显传染病患者的接触史
胸膜摩擦音伴或不伴随低热;如果胸膜炎伴随软骨膜炎或胸膜痛,胸部触诊可反复出现压痛。
可能有胸痛,通常在进食大量或油腻食物后出现胸骨后烧灼感,仰卧时明显,坐起减轻;服用抑酸剂后症状减轻;反流症状
体格检查无特异性发现
尖锐的胸痛伴随焦虑、眩晕或昏厥、心悸、出汗、颤抖、恐惧死亡或接近精神错乱、感觉异常、寒战或潮热、气喘急促或哽咽感
除过度换气外其他检查均正常
胸痛为胸膜炎性锐痛;呼吸短促;发生肺梗死时可出现咯血;大面积肺栓塞可导致晕厥;危险因素包括:制动既往史、骨科手术、使用口服避孕药、既往肺栓塞、血液高凝状态或近期长途旅行;[76] 单侧小腿肿胀、发红和疼痛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使用改良的 Wells 标准有助于筛查危险因素和提示高可能性的临床特征。[62]
可能存在心动过速、响亮的 P2、右侧 S4 奔马律、颈静脉扩张、发热、右心室抬举样搏动;大面积肺栓塞可引起低血压[76]
通常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剧烈的胸膜炎性胸部不适,卧位时加重,坐起后减轻;伴有干咳、发热、肌痛或关节痛;既往史中存在可能的病因,例如放射暴露、胶原血管病、近期心肌梗死或尿毒症
心动过速和摩擦音;颈静脉扩张和奇脉提示积液导致填塞。
有潜在病因的病史,例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或创伤;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心包炎引起隐匿发病;头晕;呼吸困难;疲乏
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心音低沉;奇脉(吸气时动脉血压下降幅度≥10 mmHg)
急性胸骨后撕裂样疼痛,放射至背部肩胛间区;疼痛可随夹层扩展而转移;继发于主动脉分支阻塞的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导致的呼吸困难;心脏填塞导致的低血压;高血压、马方综合征、Ehlers-Danlos 综合征或梅毒病史[78][79]
年龄>60 岁;典型心绞痛;胸痛通常呈进展性;[81] 气促;晕厥(严重时);显著主动脉狭窄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的风险高。
收缩期射血杂音向颈部放散;S2 闭塞提示重度狭窄;触诊颈动脉搏动上升支延迟
通常无症状,但可引起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头痛或乏力
心尖部收缩中期喀喇音和收缩期晚期杂音
急性胸痛、胸膜炎性胸痛、气短;原发性自发气胸多发于 20 至 40 岁;继发自发气胸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伤性气胸多由于急性外伤或医源性;[83] 急剧增加可诱发休克(张力性气胸)
呼吸音消失、叩诊时共振增强;如果有张力性气胸,出现颈静脉扩张、气管移位和低血压(由于大血管受损)[83]
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 (P2) 增强;可闻及第二心音;右心室抬举样搏动;下肢水肿;颈静脉扩张
胃溃疡:进食后 5-15 分钟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可能持续数小时;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在进食后减轻,餐后 1-4 小时再发;抑酸剂可减轻任何溃疡引起的疼痛;危险因素:吸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长期摄入酒精[86]
上腹部压痛;如果有大量出血可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和结膜苍白[86]
胸骨下压榨样疼痛,常伴随吞咽困难,但疼痛并非总是与吞咽相关,吞咽困难可由过冷或过热食物激发,三硝酸甘油酯可缓解疼痛[88]
无特异性发现
右上腹痛,放散至肩胛间区或右肩,伴恶心和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伴随疼痛,腹膜炎征象,例如腹部反跳痛。[89]
右上腹压痛(莫非氏征),胆囊穿孔时腹部强直和僵硬,胆囊炎早期很少出现黄疸。[89]
上腹或脐周痛,放散至背部;疼痛可剧烈;伴随恶心和呕吐;饮酒或胆石症史[92]
心动过速、低血压、发热、急性痛苦面容;脐周瘀斑(Cullen 征)和肋腹侧瘀斑(Grey-Turner 征)
在胸部单侧特定的皮肤分布区域烧灼样疼痛,可在皮疹出现前发生,并可持续超过 1 个月
红斑基础上的水疱疹,呈单侧皮节分布
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佳;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史或酒精滥用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既往胃或腹部外科手术史
可存在上腹胃部不适;可存在与维生素 B12 缺乏和恶性贫血相关的体征(例如神经系统检查异常、认知损害、口角炎、萎缩性舌炎)
胸部中央压迫感、压榨感或沉重感;放射至下颌或上肢;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无力;发生于静息时或不断加重(渐强);危险因素:吸烟、年龄(男性>45 岁,女性>55 岁)、早发冠状动脉病变 (CAD) 阳性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疾病;[20][21] 女性、老年患者(>75 岁)和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非典型症状,例如恶心或呼吸困难。
可能有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病史;劳累时感胸部不适,使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缓解;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无变化;不伴有多汗、恶心/呕吐或呼吸短促;危险因素:吸烟,年龄(男性>45 岁、女性>55 岁),以及存在早发性冠状动脉疾病 (CAD)、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卒中或外周动脉疾病的家族史[21]
可无冠心病特异性发现,若存在外周血管病可发现脉搏异常
通常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剧烈的胸膜炎性胸部不适,卧位时加重,坐起后减轻;伴有干咳、发热、肌痛或关节痛;既往史中存在可能的病因,例如放射暴露、胶原血管病、近期心肌梗死或尿毒症
心动过速和摩擦音;颈静脉扩张和奇脉提示积液导致填塞。
有潜在病因的病史,例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或创伤;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心包炎引起隐匿发病;头晕;呼吸困难;疲乏
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心音低沉;奇脉(吸气时动脉血压下降幅度≥10 mmHg)
急性胸骨后撕裂样疼痛,放射至背部肩胛间区;疼痛可随夹层扩展而转移;继发于主动脉分支阻塞的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导致的呼吸困难;心脏填塞导致的低血压;高血压、马方综合征、Ehlers-Danlos 综合征或梅毒病史[78][79]
年龄>60 岁;典型心绞痛;胸痛通常呈进展性;[81] 气促;晕厥(严重时);显著主动脉狭窄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的风险高。
收缩期射血杂音向颈部放散;S2 闭塞提示重度狭窄;触诊颈动脉搏动上升支延迟
通常无症状,但可引起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头痛或乏力
心尖部收缩中期喀喇音和收缩期晚期杂音
咯痰或干咳、发热、胸膜痛伴呼吸短促;可能存在寒颤、肌痛或关节痛;可能有近期旅行或传染病接触史[82]
心音减弱、罗音、哮鸣音、支气管呼吸音、叩诊浊音,有严重肺实变时触觉震颤增强[82]
病毒性疾病(肌痛、全身不适、鼻溢、咳嗽、鼻充血、低热)的前驱症状;与其他明显传染病患者的接触史
胸膜摩擦音伴或不伴随低热;如果胸膜炎伴随软骨膜炎或胸膜痛,胸部触诊可反复出现压痛。
胸痛为胸膜炎性锐痛;呼吸短促;发生肺梗死时可出现咯血;大面积肺栓塞可导致晕厥;危险因素包括:制动既往史、骨科手术、使用口服避孕药、既往肺栓塞、血液高凝状态或近期长途旅行;[76] 单侧小腿肿胀、发红和疼痛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使用改良的 Wells 标准有助于筛查危险因素和提示高可能性的临床特征。[62]
可能存在心动过速、响亮的 P2、右侧 S4 奔马律、颈静脉扩张、发热、右心室抬举样搏动;大面积肺栓塞可引起低血压[76]
可能有胸痛,通常在进食大量或油腻食物后出现胸骨后烧灼感,仰卧时明显,坐起减轻;服用抑酸剂后症状减轻;反流症状
体格检查无特异性发现
胃溃疡:进食后 5-15 分钟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可能持续数小时;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在进食后减轻,餐后 1-4 小时再发;抑酸剂可减轻任何溃疡引起的疼痛;危险因素:吸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长期摄入酒精[86]
上腹部压痛;如果有大量出血可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和结膜苍白[86]
胸骨下压榨样疼痛,常伴随吞咽困难,但疼痛并非总是与吞咽相关,吞咽困难可由过冷或过热食物激发,三硝酸甘油酯可缓解疼痛[88]
无特异性发现
右上腹痛,放散至肩胛间区或右肩,伴恶心和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伴随疼痛,腹膜炎征象,例如腹部反跳痛。[89]
右上腹压痛(莫非氏征),胆囊穿孔时腹部强直和僵硬,胆囊炎早期很少出现黄疸。[89]
上腹或脐周痛,放散至背部;疼痛可剧烈;伴随恶心和呕吐;饮酒或胆石症史[92]
心动过速、低血压、发热、急性痛苦面容;脐周瘀斑(Cullen 征)和肋腹侧瘀斑(Grey-Turner 征)
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佳;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史或酒精滥用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既往胃或腹部外科手术史
可存在上腹胃部不适;可存在与维生素 B12 缺乏和恶性贫血相关的体征(例如神经系统检查异常、认知损害、口角炎、萎缩性舌炎)
尖锐的胸痛伴随焦虑、眩晕或昏厥、心悸、出汗、颤抖、恐惧死亡或接近精神错乱、感觉异常、寒战或潮热、气喘急促或哽咽感
除过度换气外其他检查均正常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