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卒中史

卒中发生后的认知症状发作有力地支持血管性痴呆的存在。

解决问题困难

额叶认知综合征

冷漠

额叶认知综合征

脱抑制

额叶认知综合征

处理信息的速度减慢

额叶认知综合征

注意力差

额叶认知综合征

提取记忆缺失

额叶认知综合征

额叶释放反射

包括抓握、眉间跳动、颚反射 额叶认知综合征

局部神经系统体征

局灶性上运动神经元(大脑半球或延髓)体征(例如:轻偏瘫、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的存在支持诊断。

步态和平衡受损

曳行步态、拖地行走和平衡差。

危险因素

年龄 60 岁以上

卒中和痴呆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年龄的增长会使其他危险因素对血管树造成累积损伤的时间延长,一旦达到一定阀值,就会导致痴呆。[15][16]

肥胖

中年肥胖症 (BMI >30) 的患者患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增加 5 倍。 中年超重 (BMI >25 但 <30) 的患病危险增加 2 倍。[17]

高血压

中年高血压与痴呆有关。 然而,痴呆患者在诊断时往往血压比较低。[18][19] 中年血压升高与血管损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化)有很强的关联性。 一旦痴呆发生,血管储备显著耗尽,低血压可能因增加缺血的可能性而成为问题。

吸烟

卒中后痴呆的最强独立危险因素。[7][20] 吸烟对血管壁有直接影响,促使血管收缩。

糖尿病

在某些系列研究中已显示与痴呆有关,而在另一些系列中则未显示。[15][20] 糖尿病是系统性小血管疾病的一项危险因素。 然而,糖尿病和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病变的关系不是很确定。

高胆固醇血症

能预测卒中的危险,但不一定能预测痴呆。[15] 高血胆固醇能促进动脉粥样化。

酗酒

在一些研究中与血管性痴呆相关,而在另一些研究中则不是。[15][2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