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急性胆管炎诊断标准及病情分级[11]

急性胆管炎诊断标准

  • A. 全身性炎症反应

    • A-1. 体温>38℃ 伴或不伴寒战;

    • A-2. 实验室数据:炎性反应证据(白细胞计数<4 x 1000/μL 或白细胞计数>10 x 1000/μL 或 C 反应蛋白 (CRP)≥17 mmol/L [≥1 mg/dL])。

  • B. 胆汁淤积

    • B-1. 黄疸(总胆红素≥34 μmol/L [≥2mg/dL])

    • B-2. 实验室数据:肝功能检查异常(高于 1.5 倍的血清碱性磷酸酶、γ-三磷酸鸟苷 [γ-谷氨酰转移酶]、AST 和 ALT 水平的正常值上限)。

  • C. 影像学检查

    • C-1. 胆道扩张;

    • C-2. 影像病因学证据(狭窄,结石,支架)。

  • 疑似诊断:A 项中的一项加上 B 或 C 中的一项。

  • 确诊:A 项中任一项加上 B 项中任一项,再加上 C 项中的任一项。

  • 其他提示急性胆管炎诊断重要的因素包括:右上腹痛或者上腹痛,既往胆道疾病史比如胆囊结石,既往胆道手术史以及曾放置胆道支架。

  • 在急性肝炎患者中,明显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并不常见。在鉴别诊断困难时,可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

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评估标准:

  • 当急性胆管炎合并下列至少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时,可称为 III 级(重型)急性胆管炎:

    • 心血管功能障碍:需要使用多巴胺 ≥ 5mg/kg/min 或任何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的低血压。

    •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意识障碍

    • 呼吸功能障碍:PaO2/FiO2 比值<300

    • 肾功能障碍:少尿、血清肌酐>177 μmol/L (>2 mg/dL)

    • 肝功能异常:PT-INR>1.5

    • 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100×10^9/L(<100,000/μL)。

    急性胆管炎合并以下两种情况为 II 级(中型):
    • 白细胞计数异常(>12×10^9/L[>12,000/μL]或者>4×10^9/L[<4,000/μL])

    • 高热(≥39°C)

    • 年龄(≥75 岁)

    • 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85 μmol/L [≥5mg/dL])

    • 低白蛋白血症(低于正常值下限的 70% 以下)。

    首次诊断的急性胆管炎如果不符合 III 级或 II 级的标准,即为 I 级急性胆管炎(轻度)。对于急性胆管炎,基本为处理方法包括早期诊断、早期进行胆道引流和/或病因治疗以及抗生素的使用 - 这不仅适用于 III 级(重度)和 II 级(中度)急性胆管炎,对 I 级(轻型)也同样适用。因此,对于急性胆管炎患者,在初始治疗无效时(即,全身支持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及早实施胆道引流或病因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