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发生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于 50 岁;既往存在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良性或恶性胆管狭窄、胆管术后损伤(外科、内镜、放射介入治疗所致胆管引流不畅)。

右上腹痛/上腹痛

超过 80% 的患者会出现此项非特异性症状。[11]

胆管炎患者多出现弥漫性的右上腹痛,而非典型的 Murphy 征。

右上腹/上腹压痛

见于 65% 的患者。[11]

黄疸

由胆道梗阻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常见于 60%-70% 的患者。[11]

发热

见于 90% 的患者。超过 60岁 的患者可能不出现发热症状。[11]

其他诊断因素

陶土色便

瘙痒

低血压

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见于 30% 的患者。[11]

精神状态改变

提示重症胆管炎及预后不良。见于 15% 的患者。[11]

危险因素

50 岁以上

主要发生于年龄大于 50 岁的患者。

胆石症

导致胆总管阻塞[7]

良性狭窄

导致胆总管阻塞[7]

恶性狭窄

导致胆总管阻塞[7]

胆道术后损伤

外科、内镜或放射性治疗可引起胆管引流不畅或胆道系统污染,从而引起胆总管狭窄和梗阻。[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

引起胆总管狭窄或者梗阻[7]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

引起胆总管狭窄或者梗阻[7]

HIV 感染

HIV 是胆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HIV 感染者常可发生 HIV 相关性胆管病变,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急性胆管炎表现类似,但很少急性出现。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