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尚未公布过正式的分类系统,不同作者对外耳道炎的分类则有所不同。 或许下述分类为一种最详细的分类系统:
局限性外耳道炎(疖):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的局限性感染。[3]
弥漫性外耳道炎:感染限于外耳道和耳甲的皮肤,可累及鼓膜。
为全身性皮肤病的一部分:患者伴有其他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变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
侵袭性(肉芽肿性/坏死性/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邻近软骨或骨发生坏死。
其他(阻塞性角化病):外耳道皮肤过度角化,导致外耳道骨被侵蚀。
细菌性炎症比真菌性炎症更为常见。最常见致病菌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性外耳道炎最常由曲霉菌引发。
发生于感染和炎症过程累及外耳道皮肤和软组织的同时并累及到颞骨骨组织。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