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AOE 的危险因素包括外耳道阻塞、高湿、高温环境、游泳、局部外伤、过敏、皮肤病、糖尿病、免疫受损状态和长期使用局部抗菌制剂。

耳痛

AOE 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耳痛,呈急性发作。[1]

耳屏触痛

患者通常主诉在触动耳屏时出现触痛。[1]

外耳道肿胀和红斑

查体发现,外耳道皮肤出现红斑和肿胀。[1]

外耳道肉芽组织(恶性外耳道炎)

恶性外耳道炎病例的一个关键因素。[1]

其他诊断因素

耳漏

急性外耳道炎可出现外耳道溢液。[1]

耳胀满感

患者可诉有耳闷胀感。[1]

瘙痒

患者可诉有耳痒。[1] 用火柴或棉签擦拭外耳道常引发感染。

听力下降

如未伴急性中耳炎,其耳聋症状通常系继发于肿胀和/或碎屑所引起的外耳道阻塞。[1]

红斑性鼓膜

除外耳道肿胀外,鼓膜可出现红斑,[1] 使得排除急性中耳炎,并与其进行鉴别变得困难。

危险因素

外耳道阻塞

耵聍所引起的外耳道阻塞可促使水和碎屑的潴留,继而可破坏外耳道皮肤的完整性。[8] 其本身或存在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均可导致感染。 外耳道阻塞可由异物、外耳道狭小或外生性骨疣所致。

高湿度环境

更常见于气候温暖或高湿度地区,或因游泳接触水的机会增加。[1] 其自身足以影响到皮肤的完整性和引起感染。[3]

较高的环境温度

更常见于气候温暖或高湿度地区,或因游泳接触水的机会增加。[1] 其自身足以影响到皮肤的完整性和引起感染。[3]

游泳

更常见于气候温暖或高湿度地区,或因游泳接触水的机会增加。[1] 其自身足以影响到皮肤的完整性和引起感染。[3]

局部外伤

外伤破坏了外耳道皮肤的完整性,且会引发炎症过程。[3][10] 局部外伤可由手动清除耵聍、外耳道冲洗以清除耵聍以及使用棉签等擦拭外耳道所造成。

过敏

最常见于抗生素滴耳剂(如新霉素滴耳剂)所致过敏。[2]

皮肤病

包括变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接受放疗或免疫受损的患者发生严重外耳道炎的风险较高,这可改变对这些患者的处理方式。[1][8]证据 C

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患者,接受放疗或免疫受损的患者发生严重外耳道炎的风险较高,这可改变对这些患者的处理方式。[1][8]证据 C

抗菌素滴耳剂的长期使用

外耳道长期应用这些药剂可使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成为发生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一个危险因素。

化学刺激剂

滴耳剂内的一些化学物质、耳塞、洗发剂和护发产品可刺激外耳道皮肤,使其容易感染。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