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相关障碍与精神病非常相似。其中妄想不像精神分裂症一样出现具体化,但幻听可能仍然存在。用药史应该包括持续时间、次数、剂量及最后用药时间的评估。[76]
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药物包括:大量持续的使用大麻;兴奋性药物,例如去氧麻黄碱、可卡因和苯丙胺类;拟精神病药物,例如麦角酸二乙胺和氯胺酮类药物;吸入剂,例如甲苯、汽油及各种类型的胶水。
既往大量的用药史可能会导致最后一次用药后多年内长期持续性精神症状的存在。
尿液药物筛选可鉴定致病药物。如果药物筛查结果阴性,且有药物使用史,可以从临床会诊和医疗记录回顾中寻找因果关系。
患者由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假装躯体或心理症状,可能需要不断被安慰。
需要特别注意在病史中的任何不一致,非典型的疾病表现,及当被问到关于症状细节时的回避。
从其他护理者或者密切接触者获得的间接信息对于诊断非常有帮助。
需要区别于躯体化障碍;伴有真正躯体化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存在典型的回避或安慰需求。
临床诊断。
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妄想症,且不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 的其他诊断标准(幻觉、言语紊乱、阴性症状)。
临床诊断。
广泛性发育障碍患者只有在显著性妄想和幻觉持续至少一个月(如给予有效治疗可小于一个月)时才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临床医生需要收集患者儿童期病史,寻找广泛性缺陷。
在广泛性发育障碍 (PDD) 患者中,反常的人际交流、延迟且异常的语言交流技能及全部活动和兴趣受限的情况首次出现是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内。儿童期精神分裂症(5 岁之前)非常少见,尽管患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患者可能在某一时间出现幻觉。
临床诊断。
多种躯体疾病会引起精神病症状。影响大脑的疾病可以引发精神病,例如癫痫、肿瘤(不仅是脑肿瘤)、创伤性脑损伤、HIV、神经系统梅毒、糙皮病、维生素 B12 缺乏、单纯性疱疹脑炎及威尔逊氏病等。病史及体检能够帮助做出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分,例如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HIV 检查、脑脊液中的单纯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HSV-PCR)、尿铜水平、血铜蓝蛋白以及维生素 B12 水平。
与精神分裂症不同,重金属(例如溴化物、汞离子)引起的精神病无长期精神病史。
应当获取详细的病历,寻找可能的有毒物质暴露。精神病可能突然出现,并且当暴露被处理后,症状减轻。
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溴化物或汞离子浓度的毒性筛查。血清溴化物检查>50 mg 为阳性。
一些患者服用处方药物后较容易出现精神疾病和意识混乱。
类固醇、抗胆碱药、双硫仑、洋地黄及左旋多巴类药物是常见的诱因。
需要对患者的用药史(包括非处方药物)进行谨慎审查。
诱发药物撤药后症状消失。
如果可行,应对药物水平进行定量测定。
精神病症伴随例如心动过速、甲状腺肿、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心悸、震颤、肌肉无力或不明原因的眼睛突出(Graves病)等体征。
血清 T3 和 T4 水平升高,伴促甲状腺素水平降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