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危险因素包括:近期创伤、凝血障碍或使用抗凝血剂及年龄过高(>65 岁)。

外伤证据

应查找面部、头部及颈部的创伤体征。重点注意头皮及面部的擦伤、裂伤、撕脱伤或瘀斑。

头痛

可能是颅内压升高的一种体征,但在无颅内压升高时,也是一种常见症状(例如,由于脑膜刺激)。

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睁眼障碍

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的组成部分,从自发睁眼到无睁眼反应。瞳孔不等大可能是脑干疝的一种体征。

言语障碍

GCS 的组成部分,从对话有条理到无言语。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评估较为困难。

运动障碍

GCS 的组成部分,从能按指令发出动作到无动作。如果能按指令发出动作,可能发现运动功能障碍的更细微指标(例如,存在旋前肌偏移)。

意识模糊

可能是颅内压升高或中线移位增大的一种征象。

其他诊断因素

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下降

中线移位和脑疝的一种征象,可能由硬膜下血肿导致。

癫痫发作

脑实质刺激的一种征象,可能由硬膜下血肿导致。

二便失禁

可见于癫痫发作情况下或者见于由硬膜下血肿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时。

局限性力弱

脑实质功能障碍的一种征象,由硬膜下血肿导致。

感觉异常

脑实质功能障碍的一种征象,由硬膜下血肿导致。

认知障碍

可能是脑实质功能障碍的一种征象,或者提示警觉性减退,见于硬膜下血肿导致脑疝的情况下。

言语或视觉障碍

皮质功能障碍的一种征象,由硬膜下血肿导致。

耳漏

提示隐匿性颅底骨折

鼻溢(流涕)

提示隐匿性颅底骨折

危险因素

近期外伤

经常见于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但可能属于轻微创伤(例如跌倒或撞到头部),并非总能被识别出或进行报道。对于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来说,轻微创伤尤为重要。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能有经常跌倒的病史。

凝血障碍和抗凝剂的使用

自发性、创伤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11][20][21]

可能增加对潜在硬膜下血肿的怀疑。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尤其常见。病史采集应包括询问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剂,容易出现瘀斑,以及轻微割伤或划伤后难以止血。

高龄(>65岁)

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1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