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对创伤后<3 个月表现为轻度症状的患者(即,痛苦和对功能的影响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而且没有被认为具有显著的自杀、伤人、伤己风险)推荐进行观察等待。
1 个月内应安排一次随访。[64]
对创伤后<3 个月表现为中度症状的患者(即,痛苦和对功能的影响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而且没有被认为具有显著的自杀、伤人、伤己风险)推荐进行观察等待。
1 个月内应安排一次随访。[64]
一些中度患者且存在一些严重症状时可能会考虑治疗,但是,这主要取决于患者自己的选择。
对创伤后<3 个月表现为重度症状的患者(即,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症状所造成的痛苦,和/或对他们的社会和/或职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和/或存在显著的自杀、伤人、伤己风险)建议使用。[57][63][70][74]
如果治疗在创伤后的第一个月内启动,较短的干预(即 5 次)就可能是有效的。否则,当创伤后应激障碍起源于单一的事件,治疗时间一般应在 8 到 12 次。若治疗持续时间超出了 12 次,应考虑是否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例如,创伤性丧亲之痛,多个创伤事件,由于创伤导致慢性残疾,存在并发症)。
治疗应该规律和定期进行(即,通常至少每周一次),当治疗晤谈中对创伤进行了讨论,那么较长的晤谈(例如,90 分钟)常常是有必要的。
治疗的最初阶段想让当事人透露自己的创伤性事件的细节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多次晤谈建立一个信任的治疗关系和处理创伤事件之前稳定的情绪,或者考虑采取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进行干预。
患者任何严重程度的症状若存在≥3 个月均应提供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如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疗法 (TFCBT)。[57][63][74][76][77]证据 A
当创伤后应激障碍起源于单一的事件,治疗时间一般应在 8 到 12 次。若治疗持续时间超出了 12 次,应考虑是否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例如,创伤性丧亲之痛,多个创伤事件,由于创伤导致慢性残疾,存在并发症)。
治疗应该规律和定期进行(即,通常至少每周一次),当治疗晤谈中对创伤进行了讨论,那么较长的晤谈(例如,90 分钟)常常是有必要的。
治疗的最初阶段想让当事人透露自己的创伤性事件的细节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多次晤谈建立一个信任的治疗关系和处理创伤事件之前稳定的情绪,或者考虑采取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进行干预。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或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 和 --
利培酮 :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
抗抑郁药能够有效减轻 PTSD 患者的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相关抑郁和残疾。[81]不过,系统评价显示其效果轻微,因此应仅在开始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之后或在以下情境中才考虑药物治疗:[57][63][64][82][83]患者表示不愿意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因长期面临遭到进一步创伤的严重威胁(如面临遭到长期家暴的威胁)而无法开始心理治疗;患者不能忍受或对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疗程没有反应;没有条件实施心理治疗;或者作为针对特定成人患者的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这些患者患有严重的共病抑郁或过度觉醒,严重影响其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能力。
在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方面,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优于安慰剂。[84]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帕罗西汀、证据 A氟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一种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的疗效。[64][77][81][84][85]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证据 C[8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证据 C[81]和新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米氮平的疗效优于安慰剂。[84]这些个体研究规模较小,因此它们可能会被视为二线选择。
如果患者对一类药物无反应,医生可以考虑增加剂量(在允许的限度内)、改用另一类药物,或使用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强化治疗。利培酮作为强化治疗用药,用于对 SSRI 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患者,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82][89]但在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却并未发现它优于安慰剂。[90]
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则在缓慢撤药前至少持续应用该药 12 个月,撤药通常需要为期 4 周,虽然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撤药周期。
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将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作单药治疗。[8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或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 和 --
利培酮 :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
抗抑郁药能够有效减轻 PTSD 患者的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相关抑郁和残疾。[81]不过,系统评价显示其效果轻微,因此应仅在开始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之后或在以下情境中才考虑药物治疗:[57][63][64][82][83]患者表示不愿意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因长期面临遭到进一步创伤的严重威胁(如面临遭到长期家暴的威胁)而无法开始心理治疗;患者不能忍受或对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疗程没有反应;没有条件实施心理治疗;或者作为针对特定成人患者的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这些患者患有严重的共病抑郁或过度觉醒,严重影响其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能力。
在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方面,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优于安慰剂。[84]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帕罗西汀、证据 A氟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一种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的疗效。[64][77][81][84][85]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证据 C[8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证据 C[81]和新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米氮平的疗效优于安慰剂。[84]这些个体研究规模较小,因此它们可能会被视为二线选择。
如果患者对一类药物无反应,医生可以考虑增加剂量(在允许的限度内)、改用另一类药物,或使用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强化治疗。利培酮作为强化治疗用药,用于对 SSRI 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患者,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82][89]但在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却并未发现它优于安慰剂。[90]
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则在缓慢撤药前至少持续应用该药 12 个月,撤药通常需要为期 4 周,虽然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撤药周期。
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将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作单药治疗。[84]
患者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没有(或仅仅有限地)改善症状时,应提供另一种形式的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无论哪种敢于方式都不推荐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或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 和 --
利培酮 :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
抗抑郁药能够有效减轻 PTSD 患者的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相关抑郁和残疾。[81]不过,系统评价显示其效果轻微,因此应仅在开始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之后或在以下情境中才考虑药物治疗:[57][63][64][82][83]患者表示不愿意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因长期面临遭到进一步创伤的严重威胁(如面临遭到长期家暴的威胁)而无法开始心理治疗;患者不能忍受或对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疗程没有反应;没有条件实施心理治疗;或者作为针对特定成人患者的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这些患者患有严重的共病抑郁或过度觉醒,严重影响其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能力。
在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方面,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优于安慰剂。[84]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帕罗西汀、证据 A氟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一种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的疗效。[64][77][81][84][85]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证据 C[8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证据 C[81]和新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米氮平的疗效优于安慰剂。[84]这些个体研究规模较小,因此它们可能会被视为二线选择。
如果患者对一类药物无反应,医生可以考虑增加剂量(在允许的限度内)、改用另一类药物,或使用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强化治疗。利培酮作为强化治疗用药,用于对 SSRI 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患者,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82][89]但在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却并未发现它优于安慰剂。[90]
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则在缓慢撤药前至少持续应用该药 12 个月,撤药通常需要为期 4 周,虽然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撤药周期。
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将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作单药治疗。[84]
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 (CBT) 在这些患者中建议使用:不愿意采取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干预措施的患者和那些可能无法耐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干预措施的患者。
所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应包括心理教育因素以及认知疗法和/或应激管理。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或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 和 --
利培酮 :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
抗抑郁药能够有效减轻 PTSD 患者的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相关抑郁和残疾。[81]不过,系统评价显示其效果轻微,因此应仅在开始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之后或在以下情境中才考虑药物治疗:[57][63][64][82][83]患者表示不愿意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因长期面临遭到进一步创伤的严重威胁(如面临遭到长期家暴的威胁)而无法开始心理治疗;患者不能忍受或对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疗程没有反应;没有条件实施心理治疗;或者作为针对特定成人患者的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这些患者患有严重的共病抑郁或过度觉醒,严重影响其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能力。
在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方面,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优于安慰剂。[84]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帕罗西汀、证据 A氟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一种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的疗效。[64][77][81][84][85]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证据 C[8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证据 C[81]和新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米氮平的疗效优于安慰剂。[84]这些个体研究规模较小,因此它们可能会被视为二线选择。
如果患者对一类药物无反应,医生可以考虑增加剂量(在允许的限度内)、改用另一类药物,或使用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强化治疗。利培酮作为强化治疗用药,用于对 SSRI 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患者,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82][89]但在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却并未发现它优于安慰剂。[90]
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则在缓慢撤药前至少持续应用该药 12 个月,撤药通常需要为期 4 周,虽然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撤药周期。
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将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作单药治疗。[8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帕罗西汀 : 起始剂量为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或
氟西汀 : 起始剂量 20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80mg/d
或
舍曲林 : 起始时 50mg 口服,每日 1 次,根据疗效反应逐渐增量,最大剂量 200mg/d
或
文拉法辛 : 起始剂量 37.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25mg/d
或
阿米替林 : 起始剂量 25mg,每日三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200mg/d
或
米氮平 : 起始剂量 15mg,每日一次,口服,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45mg/d
或
苯乙肼 : 起始剂量 15mg,口服,每日三次,根据反应逐渐增加,最高剂量为 60mg/d
-- 和 --
利培酮 :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药
抗抑郁药能够有效减轻 PTSD 患者的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相关抑郁和残疾。[81]不过,系统评价显示其效果轻微,因此应仅在开始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之后或在以下情境中才考虑药物治疗:[57][63][64][82][83]患者表示不愿意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因长期面临遭到进一步创伤的严重威胁(如面临遭到长期家暴的威胁)而无法开始心理治疗;患者不能忍受或对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疗程没有反应;没有条件实施心理治疗;或者作为针对特定成人患者的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这些患者患有严重的共病抑郁或过度觉醒,严重影响其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能力。
在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方面,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优于安慰剂。[84]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帕罗西汀、证据 A氟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一种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的疗效。[64][77][81][84][85]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证据 C[8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证据 C[81]和新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米氮平的疗效优于安慰剂。[84]这些个体研究规模较小,因此它们可能会被视为二线选择。
如果患者对一类药物无反应,医生可以考虑增加剂量(在允许的限度内)、改用另一类药物,或使用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强化治疗。利培酮作为强化治疗用药,用于对 SSRI 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患者,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82][89]但在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中却并未发现它优于安慰剂。[90]
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则在缓慢撤药前至少持续应用该药 12 个月,撤药通常需要为期 4 周,虽然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撤药周期。
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将奥氮平和利培酮用作单药治疗。[84]
对创伤后<3 个月表现为轻度症状的患者(即,痛苦和对功能的影响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而且没有被认为具有显著的自杀、伤人、伤己风险)推荐进行观察等待。
1 个月内应安排一次随访。[64]
对创伤后<3 个月表现为中度症状的患者(即,痛苦和对功能的影响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而且没有被认为具有显著的自杀、伤人、伤己风险)推荐进行观察等待。
1 个月内应安排一次随访。[64]
一些中度患者且存在一些严重症状时可能会考虑治疗,但是,这主要取决于患者自己的选择。
对创伤后<3 个月表现为重度症状的患者(即,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症状所造成的痛苦,和/或对他们的社会和/或职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和/或存在显著的自杀、伤人、伤己风险)建议使用。[57][63][70][74]
如果治疗在创伤后的第一个月内启动,较短的干预(即 5 次)就可能是有效的。否则,当创伤后应激障碍起源于单一的事件,治疗时间一般应在 8 到 12 次。若治疗持续时间超出了 12 次,应考虑是否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例如,创伤性丧亲之痛,多个创伤事件,由于创伤导致慢性残疾,存在并发症)。
治疗应该规律和定期进行(即,通常至少每周一次),当治疗晤谈中对创伤进行了讨论,那么较长的晤谈(例如,90 分钟)常常是有必要的。
治疗的最初阶段想让当事人透露自己的创伤性事件的细节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多次晤谈建立一个信任的治疗关系和处理创伤事件之前稳定的情绪,或者考虑采取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进行干预。
患者任何严重程度的症状若存在≥3 个月均应提供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如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疗法 (TFCBT)。[57][63][74][77]证据 A
当创伤后应激障碍起源于单一的事件,治疗时间一般应在 8 到 12 次。若治疗持续时间超出了 12 次,应考虑是否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例如,创伤性丧亲之痛,多个创伤事件,由于创伤导致慢性残疾,存在并发症)。
治疗应该规律和定期进行(即,通常至少每周一次),当治疗晤谈中对创伤进行了讨论,那么较长的晤谈(例如,90 分钟)常常是有必要的。
治疗的最初阶段想让当事人透露自己的创伤性事件的细节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多次晤谈建立一个信任的治疗关系和处理创伤事件之前稳定的情绪,或者考虑采取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进行干预。
患者接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没有(或仅仅有限地)改善症状时,应提供另一种形式的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治疗或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无论哪种敢于方式都不推荐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 (CBT) 在这些患者中建议使用:不愿意采取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干预措施的患者和那些可能无法耐受以创伤为治疗靶点的干预措施的患者。
所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非创伤为治疗靶点的认知行为治疗应包括心理教育因素以及认知疗法和/或应激管理。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