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位 14 岁的女孩因严重呼吸窘迫而到急诊科就诊。她的既往史包括哮喘和对花生以及坚果过敏。她在学校食堂进食饼干后马上开始出现面色潮红、瘙痒和出汗,随后出现喉咙发紧、喘鸣和呼吸困难。学校护士呼叫了救护车。未给患者用药,她也没有携带过敏症专科医师给她开处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查体可及哮鸣音及喉头水肿,血氧饱和度为 92%。

案例#2

一位 65 岁的男性报告说在花园中干活时被昆虫叮咬了。他拔出了刺,还发现了快死的蜜蜂。过去几次他被昆虫叮咬后并没有反应。这次不同,他在被叮咬后几分钟内出现了面色潮红、出汗、短暂的意识丧失。因为意识障碍,他本人无法求助,他的妻子在 10 分钟后发现了他。救护车到达时,他能被唤醒,并且没有呼吸窘迫或皮疹。收缩血压为 75 mmHg,脉搏率为 55 次/分钟。

其他表现

患者可能表现为双相时程,或者其表现可能不典型并局限于单个器官系统(例如进食贝类海鲜后仅有喉头水肿或胃肠道症状)。双相反应是指最初发作缓解后症状复发,可在最初发作后最长 78 小时复发,绝大多数发生在 8 至 10 小时后。症状严重程度差别很大,其中约三分之一很严重、三分之一较严重、三分之一较不严重。在既往无明确过敏原接触史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特别是在老人和儿童中(例如仅通过母乳接触导致的幼儿花生过敏)。用药后发生的单纯性低血压可能为重度严重过敏反应的早期表现(例如含碘放射造影剂过敏或继发于某些神经肌肉阻滞剂)。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