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检查

检查
结果

红细胞沉降率 (ESR)

检查

通常,ESR>100mm/1h提示有系统性血管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

ESR只是对系统性炎症的粗略评估,并且许多原因可导致假阳性。

结果

大于100 mm/h

C 反应蛋白 (CRP)

检查

C 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

结果

升高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自身抗体 (ANCA)

检查

ANCA 阳性与特定类型的血管炎(即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Churg-Strauss 综合征])密切相关,但不能仅凭血液检查结果就确定血管炎的诊断。

一般来说,胞浆型ANCA(c-ANCA)与抗蛋白酶3抗体(PR3-ANCA)相关,其阳性是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特征。 核周型ANCA(p-ANCA)与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相关,其阳性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或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特征。

结果

阳性

血清尿素和肌酐

检查

小血管炎所致的肾小球肾炎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结果

正常或者升高

尿液分析

检查

小血管炎可以累及肾脏,导致肾小球肾炎。

同时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时应怀疑肾小球肾炎,可通过肾活检证实。

结果

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

受累组织活检

检查

活检是确立诊断的最好检查,但由于受累组织部位的影响,活检并不总是可行的,而且活检结果可能由于抽样误差或免疫抑制治疗而产生误导作用。

尽可能选择非侵入性的部位,但同时最大可能地获得阳性结果。

皮肤病变活检时取材应包括皮下脂肪,以增加取材到中等血管的可能性。

系统性血管炎的共同特征是存在免疫介导的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核破裂(细胞核破碎和染色质裂解为无结构的颗粒)及红细胞外渗是这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表现。[8] 值得注意的是,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并非血管炎的特征性表现,也可见于其他炎症情况下。

应尽可能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因为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可能为发现潜在病因提供额外线索。 IgM和C3沉积见于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 A 沉积见于过敏性紫癜。 免疫荧光下极少见到免疫复合物的寡免疫性血管炎则见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Wegener肉芽肿)。显示小动脉典型透壁性炎症的病理样本[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显示小动脉典型透壁性炎症的病理样本由法国巴黎Hopital Cochin的MD Loic Guillevin提供 [Citation ends].一位Takayasu动脉炎患者的主动脉显微照片显示内膜明显增厚、中膜炎症性浸润以及层状坏死。[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一位Takayasu动脉炎患者的主动脉显微照片显示内膜明显增厚、中膜炎症性浸润以及层状坏死。由Mayo Clinic的MD Dylan Miller提供 [Citation ends].

结果

血管壁坏死、纤维素样坏死、核碎裂(细胞核破碎和染色质裂解为无结构的颗粒)及红细胞外溢


需要考虑的检查

检查
结果

常规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检查

血管造影对中等血管炎和大血管炎的诊断有极大帮助。

串珠样改变、动脉瘤,或光滑、渐细的血管狭窄见于中等血管炎或大血管炎。

血管造影可以是传统的CT或MRA。

传统血管造影是诊断大血管炎最好的检查,但它是有创性的,最优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当地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以及需要检查的部位。

一般来说血管造影不具有评估小血管炎的作用。

结果

珠状动脉瘤,或光滑锥状血管狭窄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 扫描

检查

PET扫描的功用还没有被很好地确立,虽然它可能有助于确诊大血管炎,如巨细胞动脉炎或Takayasu动脉炎。[10]

结果

可以显示血管炎相关的改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