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筛查

据报道视网膜病变筛查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53] 该病变可进展成威胁视力的阶段,而不出现症状。[54] 尽管存在有效治疗方法,但是防止视力下降远比改善视力更有效。[47][52] 通过早期干预,临床结局可获得改善。[55]

美国眼科学会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推荐的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如下。[56]

  • 1 型糖尿病:发病 5 年后,每年随访。

  • 2 型糖尿病:在诊断糖尿病后,即开始每年随访。

  • 怀孕前已患有糖尿病:在怀孕后不久和妊娠早期的早期阶段,对于没有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轻度和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每 3 至 12 个月随访一次;对于有重度或更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每 1 至 3 个月随访一次。

美国糖尿病协会已经更改了针对在一次或多次年度眼科检查中无视网膜病变证据的患者的筛查建议。 现在可以考虑对这一群体每 2 年进行一次检查(以前的建议是每年一次)。[57]

数字化眼底摄影是筛查的首选方法,因为它提供了质量保证和便于比对的永久性记录。[48] 然而,它很昂贵,需要培训,并且对于摄影区域外的疾病可能遗漏;同时如果是非立体的,则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检测方面,敏感性不及眼底镜检查。 视网膜摄影不能代替全面的眼科检查,至少在初始时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并且之后按照眼科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5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