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与反应性关节炎 (ReA) 相关的细菌是性交疾病和传染性痢疾的常见原因。它们是细胞壁含脂多糖成分的革兰氏阴性菌,在滑膜组织中已找到细菌及其组分。[13][14][15][16][17][18][19][20][21]虽然 ReA 也发生于许多其他细菌感染后,但最常涉及的细菌属有衣原体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志贺氏杆菌耶尔森氏鼠疫杆菌属。

在传统上认为衣原体属是 ReA 的最常见原因。[22]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均是已知的诱因。但是,沙眼衣原体是更为常见的元凶。一项研究中,泌尿生殖道感染后发生 ReA 的 50% 患者中均发现了沙眼衣原体[23]一项观察研究表明,衣原体也是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的常见诱因。[24]因此,衣原体作为炎性关节炎病因真正影响可能被低估了。

在美国,空肠弯曲菌可能是痢疾后 ReA 的最重要原因。[25]弯曲杆菌性 ReA 罹患率在各研究中有所不同,从 1%~7% 不等。无研究显示 HLA-B27 基因型可增加弯曲杆菌感染后 ReA 的风险。[11][26][27]

肠炎沙门氏菌是美国最常见的肠道感染之一,且约有 6% ~ 30% 的急性沙门氏菌感染的患者随后会发展为 ReA。[12][28]沙门氏菌诱发性 ReA 患者的滑液中已发现沙门氏菌细菌抗原。[19]

在 ReA 患者滑膜组织检测到志贺氏杆菌的 DNA。[15][17]2005 年的一项芬兰研究显示总罹患率达 7%。[29]

1998 年两起耶尔森菌感染疫情显示,12% 的受累患者发展为 ReA,而纳入 37 位成人的一个较新研究表明,罹患率可能更高 (22%)。[30][31][32] 已在滑膜组织中找到耶尔森菌抗原,[18]且一项研究表明,这些基于滑液的细菌具代谢活性。[16]

病理生理学

已在 ReA 患者滑膜组织中发现已知感染性诱因的不同细菌 DNA。已利用 PCR 技术鉴定受累患者中的细菌核酸。在衣原体后 ReA 患者滑膜组织中已发现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核糖体 RNA 转录物,证明关节中存在活性生物体。[13][14][15][33]此外,已在后痢疾 ReA 患者滑膜组织中发现肠道菌 DNA。虽在衣原体后和肠道感染后 ReA 中均已在滑膜中找到持久性病原体,但尚未明确其真正意义。[34]然而,ReA 小鼠模型数据表明,易感 SKG 大鼠在出现沙眼衣原体阴道感染后 5 周出现外周滑膜炎、骶髂关节炎、脊椎炎、起止点炎和银屑病样疹。这种衣原体感染引发与肝脏感染有关的 TNF 相关 ReA。ReA 严重性与细菌负荷以及细菌清除率降低有关。[35]

在肠道感染后 ReA 患者滑膜组织中发现细菌降解产物;但是,滑膜中的衣原体以具持久代谢活性的状态存在。虽然这些衣原体持续存在,但其以异常状态存在,从而解释了为何不能轻易培养这些细胞内生物体。[36][37][38] 在 ReA 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尚未检测到持续活性的肠道感染后生物体,耶尔森菌生物体可能除外。[16]在此持续性状态期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较之增殖状态的细菌,细胞分裂中所使用的外膜蛋白 (omp 1) 基因表达在持续状态衣原体中下调。进一步发现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中热休克蛋白 (HSP)-60 上调对于保持持续性状态非常重要。[33][36][39][40]还已表明接触衣原体时,ReA 患者单核细胞的杀菌活性已下降。[41]衣原体属具有几种规避宿主免疫反应的方法。

经发现,HLA-B27 I 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在脊柱类关节病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 ReA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阳性率最常介于 30%~50% 之间。[27][29][42][43][44][45][46][47]HLA-B27 的确切遗传学作用尚不清楚;但其阳性无助于诊断。已提出几种可能的致病机制。其中包括分子模拟,通过将致关节炎细菌物质呈递给 T 细胞引发自身免疫反应、[47]触发细菌改变机体对 B27 抗原的耐受性[48][49]宿主针对肠道入侵微生物的反应发生改变,[50]以及促进衣原体的持久状态。 [5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