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西尼罗河病毒为黄病毒属,是一种有包膜的球形单链 RNA 虫媒病毒,属于日本脑炎血清群。其他黄病毒包括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10]昆津病毒 (Kunjin virus) 是大洋洲地方性病毒,为西尼罗病毒的一种亚型。

该病毒主要在已感染的鸟类(>130 个不同种类)和叮咬这些鸟类的昆虫(通常是雌蚊)之间传播。已感染的蚊子在叮咬其他动物(例如,马)或人群时传播该病毒。[9]

罕见情况下,此病毒也可通过输注感染的血液、移植已被感染的器官进行传播,或经胎盘由母亲传播给胎儿。其他少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已被感染血液的针刺伤、结膜暴露于已被感染的血液、透析或哺乳。[11][12][13][14][15][16]

病理生理学

典型的潜伏期在 3 至 5 日之间,也可能持续长达 14 日。 免疫受损者的潜伏期会更长(可长达 21 日)。[13] 蚊子将携带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后,病毒会在叮咬部位的树突状细胞内复制,并传播到淋巴结和血流。 另外,病毒也可能通过暴露于感染的血液或器官移植进入人体。 严重感染的病原体尚不清楚。 侵犯神经系统的疾病中,病毒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并直接感染神经元,尤其在深部核团、脑灰质、脑干和脊髓,引起神经元炎症、损坏及死亡。 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也会促成神经元损伤。 在较长的疾病病程中,可能会出现脱髓鞘和胶质增生。[17][18][19]

分类

临床分类

西尼罗河病毒感染通常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分类,但没有正式的分类体系。

  • 西尼罗热 (West Nile fever, WNF):约 20% 的患者罹患此病,其特征是流感样疾病,通常持续 3 至 6 天,但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 西尼罗神经系统侵袭性疾病 (West Nile neuroinvasive disease, WNND):当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时,<1% 的患者会患该病。[1] 亚型包括:

    • 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

    • 西尼罗病毒性脑膜炎

    • 西尼罗病毒性脊髓灰质炎(或称急性弛缓性麻痹)。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