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

一名65岁的浅肤色男性,皮疹表现为无症状的粉红色至淡黄色鳞屑性丘疹和斑疹,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皮损位于头皮、前额、耳部、前臂伸侧及双手背等慢性日光损害的部位。他从事户外工作多年,从未使用过防晒霜或穿过防护服。既往做过刮除术、冷冻手术以及外用氟尿嘧啶治疗。现在出现了新发皮损,他很关心是否会进展为皮肤癌。

其他表现

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表面角化过度的鳞屑性皮损(角化过度型AK);边界清楚、表面有鳞屑的褐色皮损,类似于日光性黑子(色素型AK);[1]类似于脂溢性角化病、色素痣以及早期恶性黑素瘤的皮损(播散性色素型AK);[5]肤色、乳头瘤样、突起于皮面的疣状丘疹(疣状AK);非常轻微的鳞屑样斑块,其下皮肤薄而发亮(萎缩型AK);紫红色、边界清楚的丘疹,表面可见细小的白色条纹(扁平苔藓样或苔藓样AK);高出皮肤表面的肥厚性锥形突起(皮角);下唇至唇角接合处可见红斑鳞屑性粗糙面,其上可发生硬化、皲裂和溃疡(光化性唇炎)。[1][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