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损特点及分布均类似于AK,但通常为单发。皮损可更大、硬化、发炎、更加红肿、溃疡和出血。
可发生于衣服遮盖部位包括黏膜和生殖器部位。
皮损早期类似于AK或鲍温病。
通常为较大的红色溃疡,边缘较厚,基底为颗粒状。
可能发生转移。
突起于皮面、边界清楚的天鹅绒似的斑块,可发生于曝光部位或遮盖部位。
多数皮损表面呈疣状,可有角栓和不规则隐窝。
皮损逐渐扩大、变厚、颜色加深。
DLE的一种异型,表面呈疣状角化过度,可结痂。
皮损为边界清楚的粉红色至红色融合性丘疹和斑块,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小的出血点(Auspitz征)。
发疹型小斑块(即滴状银屑病)可在咽喉部急性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后发生。
临床发现足以将其与AK区分。皮肤活检示特征性角质栓内陷深入表皮,中央角化不全(圆锥形板层)。[51]
发生在日光暴露部位的小的、角化过度、边界清楚的斑块。
皮损类型、分布模式(如头部及四肢末端)以及皮损大小(<1cm)均类似于AK。
皮损为日光暴露部位发生的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非常小的色素斑。
皮肤活检示表皮突延长如小芽蕾状,且相互融合,其上方表皮变薄。表皮下部基底样细胞中色素增多,且树枝状黑素细胞多巴染色呈强阳性。
皮肤镜下:离散性规则的网格、均匀一致的色素性背景、褐色球体缺失。[53]
皮肤活检示表皮增厚呈乳头瘤样增生、角化过度、表皮突延长、灶性细胞空泡变性(空泡细胞)以及角化不全细胞。
聚合酶链式反应HPV-DNA扩增可检测出病毒抗原包括HPV共同抗原。
原位杂交可鉴定出病毒基因组情况。[51]
少发或多发的紫红色边界清楚的丘疹,表面可见细小的白色条纹。
扁平苔藓样(苔藓样)AK的皮损在形态学上类似于扁平苔癣,而且也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
此外,扁平苔癣常可常发生于黏膜、生殖器部位及指甲。
皮肤活检示特征性的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颗粒层局灶性增厚、基底膜液化变性以及真皮上部带状淋巴细胞浸润。[51]
临床上类似于色素性AK和播散性色素型AK(SPAK)。[7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