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3.375 g,静脉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500 mg,静脉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美罗培南 : 1-2 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多利培南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厄他培南 : 1 g,静脉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头孢吡肟 : 1-2 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曲松钠 : 1-2 g,静脉给药,每 12-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左氧氟沙星 : 500-750 mg,静脉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万古霉素 : 15-20 mg/kg,静脉给药,每 8-12 小时一次
和
庆大霉素 : 起始剂量 5-7 mg/kg/日,静脉给药,根据血清水平调整剂量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在得出疑似肝脓肿的诊断时,应根据经验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
初始治疗应针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包括拟杆菌属。[6][17]
对于存在休克体征的严重疾病患者或者在 ICU 接受治疗的患者,所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覆盖范围要尤其广。
应使用覆盖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单药治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单药治疗,美罗培南单药治疗,多尼培南单药治疗,厄他培南单药治疗,或者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之一与甲硝唑联用。
当有 β-内酰胺耐药或不耐受时,可使用氟喹诺酮。如果在医院或当地社区的氟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比率超过 10%,那么不应将氟喹诺酮用作初始经验性治疗。
庆大霉素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一般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因为现在有毒性更低的药物可供使用。
如果患者有感染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在等待培养结果期间应考虑进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例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多利培南)治疗。产 ESBL 病原体有广泛的抗生素耐药性。感染产 ESBL 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或入住 ICU 的时间长,有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或导尿管,疾病严重程度重,血液透析,辅助通气,急诊腹部手术,先前使用过任何抗生素,肠道定植,以及使用胃造口管或空肠造瘘管。[30][31]
当患者病情严重、革兰氏染色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或者疑似耐药肠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时,治疗方案可纳入万古霉素。
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病程和引流的充分性。首先应进行胃肠外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日益改善并且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可转为口服抗感染方案,通常需 4 至 6 周疗程。[45]只有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并且脓肿得到充分引流后,才可以停用抗感染药物。[6]后续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感染药物。理想情况下,脓肿应完全消退。C 反应蛋白检测值正常化也有助于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生素。[23]
此外,还应开始感染性休克的一般管理,包括复苏措施、静脉补液和支持性疗法。[48]
如果患者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那么需要紧急引流。
重症患者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 (APACHE) Ⅱ 评分(通过评分对 ICU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15 分的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比接受经皮引流更有益。[39]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万古霉素 : 15-20 mg/kg,静脉给药,每 8-12 小时一次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疑似 MRSA 或耐药肠球菌感染,或者脓液革兰氏染色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可以考虑将万古霉素纳入上述任何一种一线(主要)抗生素治疗方案。接受庆大霉素和甲硝唑联合治疗的患者应该已经在接受万古霉素治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卡泊芬净 : 70 mg,静脉给药,首日一次,随后 50 mg,每日一次
或
阿尼芬净 : 200 mg,静脉给药,首日一次,随后 100 mg,每日一次
或
米卡芬净 : 100 mg,静脉给药,每日一次
或
氟康唑 : 800 mg,静脉给药/口服,首日一次,随后 400 mg,每日一次
当免疫功能受损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被诊断为肝脓肿时,应考虑进行针对念珠菌属的额外经验性治疗。向传染病学专家征求关于管理这类患者的建议尤其重要。
可以使用各种可能的抗真菌药,包括棘白菌素(例如卡泊芬净、阿尼芬净和米卡芬净)或氟康唑。只有没有吡咯类抗真菌药治疗既往史(例如,行骨髓移植的患者接受抗真菌药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才能使用氟康唑。
疗程:静脉给药≥ 2 周,取决于临床病程。
左氧氟沙星 : 500-750mg,静脉给药/口服,每 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口服,每 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或 750 mg,口服,每日两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口服,每 8 小时一次
或
莫西沙星 : 400 mg,静脉给药/口服,每 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口服,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曲松 : 1-2 g,静脉给药,每 12-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噻肟 : 1-2 g,静脉给药,每 6-8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在得出疑似肝脓肿的诊断时,应根据经验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对于稳定患者,如果在疑似诊断后可立即进行引流或抽吸,那么抗生素治疗可以延迟至引流或抽吸后。
初始治疗应针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包括拟杆菌属。[6][17]
如果在医院或当地社区的氟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比率超过 10%,那么不应将氟喹诺酮用作初始经验性治疗。
一旦培养确认了感染性病原体,就可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当存在 β-内酰胺耐药或不耐受时,可使用任何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病程和引流的充分性。首先应进行胃肠外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日益改善并且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可转为口服抗感染方案,通常需 4 至 6 周疗程。[45]只有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并且脓肿得到充分引流后,才可以停用抗感染药物。[6]后续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感染药物。理想情况下,脓肿应完全消退。C 反应蛋白检测值正常化也有助于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生素。[23]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卡泊芬净 : 70 mg,静脉给药,首日一次,随后 50 mg,每日一次
或
阿尼芬净 : 200 mg,静脉给药,首日一次,随后 100 mg,每日一次
或
米卡芬净 : 100 mg,静脉给药,每日一次
或
氟康唑 : 800 mg,静脉给药/口服,首日一次,随后 400 mg,每日一次
当免疫功能受损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被诊断为肝脓肿时,应考虑进行针对念珠菌属的额外经验性治疗。向传染病学专家征求关于管理这类患者的建议尤其重要。
可以使用各种可能的抗真菌药,包括棘白菌素(例如卡泊芬净、阿尼芬净和米卡芬净)或氟康唑。只有没有吡咯类抗真菌药治疗既往史(例如,行骨髓移植的患者接受抗真菌药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才能使用氟康唑。
疗程:静脉给药≥ 2 周,取决于临床病程。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3.375 g,静脉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3.2 g,静脉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500 mg,静脉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美罗培南 : 1-2 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厄他培南 : 1 g,静脉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更多或
多利培南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吡肟 : 1-2 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氨苄西林 : 2 g,静脉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和
庆大霉素 : 起始剂量 5-7 mg/kg/日,静脉给药,根据血清水平调整剂量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万古霉素 : 15-20 mg/kg,静脉给药,每 8-12 小时一次
和
庆大霉素 : 起始剂量 5-7 mg/kg/日,静脉给药,根据血清水平调整剂量
和
甲硝唑 : 500 m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当患者对一线抗生素治疗没有反应、革兰氏染色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或者怀疑耐药肠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时,治疗方案可纳入万古霉素。当存在 β-内酰胺耐药或不耐受时,可使用任何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当怀疑是耐药性或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时,也可使用其他替代抗生素。覆盖革兰氏阴性病原体的抗生素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利培南,以及头孢吡肟联合甲硝唑。
对于有感染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病原体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例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或多利培南)。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或入住 ICU 的时间长、有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或导尿管、疾病严重程度重、血液透析、辅助通气、急诊腹部手术、先前使用过任何抗生素、肠道定植、以及使用胃造口管或空肠造瘘管。[30][31]
庆大霉素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一般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因为现在有毒性更低的药物可供使用。
如果考虑是阿米巴脓肿(不是最可能的诊断,而是将其与其他肝脓肿感染病因一同考虑),那么抗生素治疗方案应包括甲硝唑。使用甲硝唑比使用替硝唑更好,因为甲硝唑还能够覆盖厌氧菌。
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病程和引流的充分性。首先应进行胃肠外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日益改善并且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可转为口服抗感染方案,通常需 4 至 6 周疗程。[45]只有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并且脓肿得到充分引流后,才可以停用抗感染药物。[6]后续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感染药物。理想情况下,脓肿应完全消退。C 反应蛋白检测值正常化也有助于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生素。[23]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卡泊芬净 : 70 mg,静脉给药,首日一次,随后 50 mg,每日一次
或
阿尼芬净 : 200 mg,静脉给药,首日一次,随后 100 mg,每日一次
或
米卡芬净 : 100 mg,静脉给药,每日一次
或
氟康唑 : 800 mg,静脉给药/口服,首日一次,随后 400 mg,每日一次
当免疫功能受损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被诊断为肝脓肿时,应考虑进行针对念珠菌属的额外经验性治疗。向传染病学专家征求关于管理这类患者的建议尤其重要。
可以使用各种可能的抗真菌药,包括棘白菌素(例如卡泊芬净、阿尼芬净和米卡芬净)或氟康唑。只有没有吡咯类抗真菌药治疗既往史(例如,行骨髓移植的患者接受抗真菌药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才能使用氟康唑。
疗程:静脉给药≥ 2 周,取决于临床病程。
左氧氟沙星 : 500-750 mg,口服,每 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口服,每 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500-750 mg,口服,每日两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口服,每 8 小时一次
或
莫西沙星 : 400 mg,口服,每 24 小时一次
和
甲硝唑 : 500 mg,口服,每 8 小时一次
或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500 mg,口服,每 8 小时一次;或者 875 mg,口服,每 12 小时一次;或者 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 12 小时一次
更多抗生素治疗的持续时间(伴或不伴抗真菌治疗)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病程和引流的充分性。
首先应进行胃肠外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日益改善并且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可转为口服抗生素(伴或不伴口服抗真菌治疗)疗法,通常需 4 至 6 周疗程。[45]口服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分离出的具体病原体和所报告的药敏结果。
只有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消退,并且脓肿得到充分引流后,才可以停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6]C 反应蛋白检测值正常化也有助于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生素。[23]后续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确定何时可以停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理想情况下,脓肿应完全消退。
口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依据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
巴龙霉素 : 25-35 mg/kg/日,口服,分3次给药
对于对使用硝基咪唑治疗阿米巴脓肿有反应的患者(使用或未使用脓液抽吸术),还应给予肠内抗阿米巴药物(例如巴龙霉素),以根除肠道定植和防止阿米巴病复发。[46]应在完成急性抗生素疗程后开始。
疗程:7 天(巴龙霉素)。
对于不同于首次发病的再发性脓肿的治疗,尚未制定指南或建议。有基础胆道疾病患者的复发率最高 (25%)。潜在的病因包括胆道梗阻以及胆管系统与肠道之间有瘘。如果肝脓肿复发,应考虑请消化科专家会诊,并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MRCP) 检查胆道异常。[4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