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眼内炎 |
短期 | 低 |
可作为任何眼内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出现,包括玻璃体切除术、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和巩膜扣带术期间的引流操作。 患者应注意眼内炎的提示性症状,例如疼痛、视力下降、畏光以及发红加重。 有必要及时进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治疗。 |
||
永久性视力丧失 |
短期 | 低 |
未经治疗的孔源性 RD 可导致患眼永久性视力丧失。 |
||
对侧眼视网膜脱离 |
存在差异 | 中 |
对侧眼发生孔源性 RD 的风险增加数倍,尤其是存在周边视网膜病变时。[18] |
||
近视 |
存在差异 | 中 |
可因巩膜扣带术而出现。 |
||
白内障 |
存在差异 | 中 |
可因玻璃体切除术或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而出现。 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常发生白内障,通常在大约 2 年之后。 |
||
复发或治疗失败 |
存在差异 | 中 |
由于视网膜裂孔(被漏诊或术后形成)[47]或者随后发生的 PVR,可出现复发或治疗失败(定义为视网膜未复位或视网膜再脱离)。[48] 漏诊的视网膜裂孔通常在数天或数周内出现。PVR 通常在前一次手术后 4 至 8 周出现。 持续性 RD 或再脱离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手术选择取决于病因,然而二次手术通常需要更仔细地考虑是否首选玻璃体切除术。 |
||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存在差异 | 中 |
其特征是产生胶原蛋白的细胞播散在玻璃体/视网膜表面,然后膜收缩进而形成牵拉性 RD。[49]临床检查可见瘢痕形成。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 是未经治疗的孔源性 RD 的自然结果,见于 5%-10% 接受手术的孔源性 RD 患眼。 术后 PVR 的发生率取决于执刀医生和手术技能;PVR 发生率最低的手术是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 一旦发生 PVR,玻璃体切除术(无论是否联合硅油植入)是所有治疗方案中成功率最高的。[50][51][52] 高达 20% 接受孔源性 RD 手术的患眼发生一种类型的“微型”或“原位”PVR,即玻璃纸样黄斑病变/黄斑前膜增生(黄斑区视网膜前膜、黄斑皱褶)。对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可通过移除内界膜防止该并发症。[53]可通过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疗法降低该风险。[53] |
||
巩膜扣带术后并发症 |
存在差异 | 中 |
重要的术中并发症包括:经巩膜引流导致的视网膜下出血和因冷凝过度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 重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近视、散光、扣带挤出/感染、扣带错位、前段缺血、黄斑皱褶以及 PVR。[54] |
||
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 |
存在差异 | 中 |
重要的术中并发症包括:晶状体接触和视网膜损伤。 重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黄斑皱褶、PVR 以及术后眼内炎。[55] 玻璃体切除术期间可通过预防性剥落内界膜来防止黄斑皱褶。 |
||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后并发症 |
存在差异 | 中 |
重要的术中并发症包括:经巩膜引流导致的视网膜下出血和因冷凝过度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两者均罕见,但可能非常严重。 |
||
由浆液或积血造成的光感受器损伤 |
存在差异 | 中 |
尽管视网膜可耐受渗出液/浆液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积血(尤其是积血层较厚时)可造成早期和永久性损伤。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