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19 岁的女性到急诊科就诊时已处于分娩活跃期。她声称已妊娠 27 周,几天前羊水破了。紧急将她送至产科,并立即进行检查。胎儿监护显示胎儿有严重的持续性心率减慢,并有急诊剖宫产的胎儿指征。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暂停、松软、心动过缓。没有皮脂,胎毛稀疏。

案例#2

一名在妊娠期仍每天吸数支烟的 22 岁经产妇因胎膜早破和早产临产就诊于产科。当时胎儿胎龄 34 周。检查时她的宫口已扩张到 7 cm,宫缩每 3 分钟一次,产科医生确定她即将分娩。婴儿经阴道顺产,出生后表现基本正常。1 分钟和 5 分钟的 Apgar 评分均为 9 分。

其他表现

虽然极早早产儿出生后需要立即进行全面复苏的可能性更大,但有些早产儿可能仅需要有限的支持(例如维持体温和血糖稳定)。相比之下,有些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出生后可能有显著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及时的干预。因此,必须对每个新生儿进行个体化评估。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