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名 18 月龄的患儿系早产儿(28 周妊娠,出生体重 1200 g),未能正常发育。该患儿 1 岁时方可独坐,言语落后,不能扶站,下肢深腱反射亢进并存在持续的双侧踝阵挛。上肢功能正常。脑部磁共振扫描成像提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该患儿被诊断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

案例#2

一名2岁的男孩(孕期及生产过程均正常)存在非对称步态。 体格检查提示该患儿存在轻度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左膝及左踝腱反射亢进,左踝背曲受限。 走路时多以左脚尖触地,左臂肘部轻度弯曲,前臂旋前。 患儿左侧小腿较右侧细,因此诊断为偏瘫型脑瘫。

其他表现

严重痉挛型四肢痪患者常全身受累,常因吞咽障碍需行胃部造瘘进食,经口进食常有误吸风险,可能有出生时的合并症、癫痫和胃食管反流症。 从初始的张力减退发展为痉挛或运动障碍需要14个月或更长时间。 患者需要带特殊装置系统的轮椅来辅助其运动、移位等所有日常活动。

一些患者可能不会出现痉挛性的症状,包括肌张力不全型(间断地,但当肌张力突然改变时出现持续不自主运动和原始反射持续存在)、手足徐动型(远端动作扭曲、手指过伸)、舞蹈症(快速的,更加不稳,近端肌肉受累,主要肌群快速抽动)、共济失调型(平衡功能障碍步基宽、震颤、重心低)。 一些患者同时具有痉挛型与非痉挛型的特征,这类患者归类为混合型。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