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婴儿内斜视

治疗的目的是使双眼对准。通常,小角度的内斜视(达 8 棱镜屈光度)可实现稳定对准并获得基本立体视觉。眼球内收时上转受限、隐性眼球震颤及弱视见于 30%-50% 的患者,而且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尽管一些研究表明,在前 6 月龄内对准双眼会使双眼视功能更好,但并不被普遍接受。

调节性内斜视

治疗的目的是立即对准双眼。可通过眼镜或手术(或两者联合)实现。由于成功对准眼位是恢复双眼视功能(如深度视觉和立体视觉)的先决条件,延迟对准会降低达到较高水平视功能的概率。[26]

间歇性外斜视

该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流行病学研究。虽然普遍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将变得很难控制且需要某种形式的治疗(包括手术),但是,如其仍保持接受的状态,发生弱视和双眼视功能下降较为罕见。[27][28]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经治疗后可能复发间歇性外斜视。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29]虽然尚无长期的前瞻性研究,但是,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似乎是有效的,术后眼位对准稳定,无弱视且双眼视功能良好。然而,可能发生矫正不足和过度矫正,需要额外的保守和手术治疗。[30]

其他类型的斜视

其他类型斜视的预后取决于斜视的根本病因、严重性和复杂性。如果累及多个肌肉(如动眼神经麻痹),手术治疗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