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D 是由编码 NADPH 氧化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复合物亚基的基因突变所引发的。X 连锁 CGD 由编码 gp91phox NADPH 氧化酶亚基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Xp21.1 )发生遗传性缺陷所引发。[1][2] 极少数情况下,存在 X 染色体失活偏移的女性可能患有 X 连锁 CG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GD 的病因为编码 4 个 NADPH 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p67phox 或 p40phox)的基因突变,这些亚基分别位于染色体 16、7、1 及 22。[1][2][16] p47phox 亚基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GD 病因,排在之后的病因为 p67phox 与 p22phox 亚基缺陷,而近期最常被描述到的病因为 p40phox 亚基基因突变。[2]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例如巨噬细胞)利用 NADPH 氧化酶复合物生成过氧化物,对吞噬细胞的有效杀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两个亚基(pg91phox 与 p22phox)共同存在于吞噬细胞胞浆及颗粒膜内,形成细胞色素 b558。其他 3 种 NADPH 氧化酶复合物的亚基共同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即 p40phox、p47phox 及 p67phox。在吞噬细胞活化后,这一胞质复合物与 Rac2 一起定位到细胞色素 b558 结构上。这一完整的复合物产生过氧化物,使用 NADPH 作为电子供体。电子被运送通过吞噬体膜,并到达吞噬体内的氧上。
由于NADPH活性缺陷,吞噬细胞无法产生过氧化物。由 NADPH 氧化酶化合物生成的过氧化物被认为会在最初阶段使吞噬体的 pH 值碱性化。碱性化的 pH 值与负电荷(由跨越液泡膜所产生)引起的补偿性离子流共同为初级颗粒释放杀菌性蛋白酶(例如: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提供了最佳化的条件。[17][18] 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小鼠模型易遭受诸如(人为修饰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构巢曲霉等过氧化氢酶阴性微生物的感染。[19][20] 不能进行氧化爆发 (oxidative burst) 同样会使中性粒细胞无法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作用,这将会进一步损害其抗菌活性。[21] 反复炎症会引发皮肤、肺部、淋巴结、肝脏或骨骼大面积肉芽肿形成,肉芽肿会引起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梗阻。存在残留 NADPH 氧化酶活性的患者,无论属于何种类型的 CGD,其临床病程都较好。[22][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NADPH 氧化酶复合物前撰稿人 Rebecca A. Marsh, MD 提供;已获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免疫学诊断实验室的批准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