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预后与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39] 和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在特定的疾病(例如结节病、心脏淀粉样变或急性前壁心梗)患者中,基础疾病在极大程度上决定预后。

非随机研究也提供有力证据:永久起搏可改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存活率,尤其是有晕厥史的患者。 在 二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尤其是结下阻滞或宽 QRS 波的患者,预后并不理想。 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心梗患者,提示心肌大范围损伤,死亡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下壁心梗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较前壁心梗更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逆转。 注册研究表明,当心脏结节病合并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或左室功能受损时,预后不佳。[40] 在原发淀粉样变患者中,是否累及心脏、累及程度、是否伴发骨髓瘤决定其预后。[41]

无症状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者二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会使心房纤颤动的概率增加两倍,起搏治疗的概率增加三倍,全因死亡率升高。[2]

无症状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 II 型或三度)

在不可逆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当有症状时,症状可能会持续或者恶化。 不可逆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II 型二度或三度),有较高风险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出现心室停搏。[26]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强烈建议这些患者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

症状相关房室传导阻滞的永久起搏治疗

这些患者预后非常好,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发病率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