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存在危险因素包括斜头畸形、难产和产伤。

其他诊断因素

双胎

双胎分娩的斜头畸形和斜颈发生率更高,现在认为双胎先出在宫内位置越低,发生斜头畸形可能越大,由于受到宫内环境的限制。[15][16]

固定仰卧睡姿和静息体位

在重力作用下,头向枕部扁平侧倾斜,也就是胸锁乳突肌受累的对侧,导致持续的斜颈和斜头畸形。

清醒期俯卧位减少

先天性肌斜颈({0}CMT{1})患儿通常不喜欢俯卧位,但这种体位对于防止先天性肌斜颈({2}CMT{3})及斜头畸形疾病进展很重要。 俯卧位活动也能锻炼双侧胸锁乳突肌功能。[14]

头部倾斜

头位向胸锁乳突肌受累侧倾斜。

头位向受累侧转向减少

头位通常转向胸锁乳突肌受累的对侧。 同侧转向活动受限。

头部向对侧伸直减少

头向对侧伸直困难,可能是因为长期的被动牵拉导致对侧颈部肌肉力量减弱。[14]

胸锁乳突肌({0}SCM{1})肿物

在55%的病例中,受累的胸锁乳突肌内可发现肿物,大小在8.5 mm~3 cm。[2][17][25] 这些肿物通常在数周至数月时间消失。

同侧肩膀上抬

身体同侧的肩膀可能出现上抬,相应的斜方肌紧张。

斜头畸形{0}/{1}颅面部不对称

在先天性肌斜颈患儿中,相关的斜头畸形发生率可高达90%。[2][8] 枕部不对称斜头畸形通常是最初注意到的异常。斜头畸形和颅面部不对称不会孤立出现,不过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异常发现可能包括:同侧枕部扁平、对侧额部突出、同侧颞部突出、同侧颧骨扁平、对侧耳部向前移位、同侧眼眶向下移位以及下颌不对称。顶位显示斜头畸形是先天性肌斜颈患儿的典型表现。 注意由于不对称外力挤压和相关生长造成的典型平行四边形颅型。 *{0}就是缩短的胸锁乳突肌和由此产生的斜颈。[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顶位显示斜头畸形是先天性肌斜颈患儿的典型表现。 注意由于不对称外力挤压和相关生长造成的典型平行四边形颅型。 *{0}就是缩短的胸锁乳突肌和由此产生的斜颈。Joyce L. Oleszek 博士编制;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对侧上斜眼

上斜肌麻痹的患儿,会将头转离上斜肌减弱的那侧。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髋关节弹响或不对称

在先天性肌斜颈病例中,同时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比例为2%~20%。[8][14][23][24] 应用超声检查,更多近期的研究报道发生率在{0}8%{1}。[22] 多数髋关节发育不全的婴儿在3月龄内被诊断。

危险因素

斜头畸形

可以由于宫内和产程中塑形于出生时即形成,或由于缺乏变换睡姿在生后形成。

如果是由睡姿导致的持续畸形,重力迫使头部转向较平坦侧枕部。 这种持续的姿势异常会导致斜颈。

臀位分娩

一些研究表明臀位分娩增加斜颈发生率,达到13%~17%。[8][9][14]

剖宫产分娩

一些研究表明剖宫产分娩增加斜颈发生率,达到16%~22%。[8][9][14]

双胎先出(宫内位置较低)

双胎妊娠发生斜头畸形比例增加,目前认为双胎先出在宫内位置越低,发生斜头畸形可能越大,可能与宫内环境更加受限有关。[15][16]

难产(产钳和胎吸)

难产可导致先天性斜颈发生率达到22%~29%。[8][9][14]

产伤

产伤理论认为先天性短缩的胸锁乳突肌在分娩时被撕开,形成血肿并机化。[17] 然而,出血性炎症反应和纤维破裂并不是经常能在患儿的胸锁乳突肌组织中发现。[1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