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散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散光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 散光是由屈光间质的表面曲率不对称造成,主要是角膜前表面。 很多研究曾探索基因对散光的影响,但尚未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一些研究证明散光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另一些研究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的影响。[13][14] 一些遗传性疾病综合征与散光的高发生率相关,包括唐氏综合征和Treacher-Collins综合征,这些患者中散光的发生率高与其眼睑结构特点有关,因患者的眼睑更易压迫角膜。[15][16] 即使在无伴发此类综合征的正常人群中,眼睑病变和阅读时眼睑对眼球的压迫作用也可导致角膜地形图发生改变,因此尚无证据明确证实散光的发生与这一机制间有关联。[17]
散光的另一可能原因为眼外肌对角膜压迫力量的不均衡, 如内直肌和外直肌力量过强造成角膜水平径线上的弯曲,导致逆规散光。[3] 斜视手术后通常会发生术眼散光和角膜地形图的明显改变,这支持了上述理论。[3][18] 眼球震颤患者也有较高的高度散光发生率,原因不明。[19]
其他的导致屈光间质表面不对称来源包括晶状体前后表面或晶状体倾斜。[20] 动物模型提示,在一些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反馈机制可能也导致了散光的发展。 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不一致。[21]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屈光间质表面曲率的不对称,都会导致进入眼光学系统的光线不能聚焦到视网膜,进而形成变形和模糊的图像。
角膜源性散光:角膜在不同径线上曲率不同。
晶状体源性散光: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不等。
总体性散光:角膜源性散光和晶状体源性散光的总和。
规则性散光:角膜的每一条径线都是一致的,两条主要径线互相垂直。
不规则性散光:两条主要径线不垂直,其他径线曲率不一致。
顺规(with the rule,WTR)散光:垂直主径线屈光力最大。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角膜地形图:顺规散光资料引用自以色列Assaf Harofeh医学中心眼科, 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逆规(against the rule,ATR)散光:水平主径线屈光力最大。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角膜地形图:逆规散光资料引用自以色列Assaf Harofeh医学中心眼科, 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斜轴散光:最大屈光力的径线位于垂直径线和水平径线之间。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角膜地形图:斜轴散光资料引用自以色列Assaf Harofeh医学中心眼科, 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