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

  • 大肠杆菌是 85%~90% 儿科尿路感染的病因。

  • 奇异变形杆菌可能存在于 30% 患有不伴并发症膀胱炎的男童中。

  • 腐生葡萄球菌存在于患有急性尿路感染的男性和女性青少年中。

  •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肾脓肿的最主要病因。

  • 假单胞菌属、黏质沙雷氏菌、枸橼酸杆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可能会在有尿路畸形或功能紊乱的患者中导致低毒性感染。

  • 其他儿童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包括克雷伯杆菌和肠球菌属。

腺病毒导致的尿路感染比较少见。

虽然全球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细菌,但伴有寄生虫感染的(例如说血吸虫属),也可能对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病率的升高有显著作用。[10]

病理生理学

尿路细菌移行至其他尿道黏膜位置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可能原因。 上行感染至膀胱是膀胱炎发生的重要机制。 膀胱输尿管反流会导致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并可能发展为肾损伤及肾瘢痕。[11] 据膀胱细菌感染的不完全统计,膀胱排空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梗阻,异物,膀胱输尿管反流和便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尿路感染中的大肠杆菌更常表达毒力因子。包括黏附因子在内的生物学产物,可能通过受体介导细菌黏附至尿路上皮,而气杆菌素会促进细菌的生长。[12]

分类

依据感染位置分类[2]

膀胱炎/下尿路感染

  • 下尿路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耻骨上的疼痛和触痛

急性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

  • 疾病表现和/或高热

  • 在老年人表现为侧腹部痛和脊肋角压痛

  • 其他常见症状为易怒和呕吐。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