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因发热、咽痛和呕吐被送至急诊室。已知的动物接触史只有家中的宠物。无出国旅行史,但该患者2月前参加了在阿拉巴马州的夏令营。患者从未接受过狂犬疫苗接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胸部平片结果无异常,于是患者返回家中。到家当天,他又出现失眠、尿急、头皮和右臂感觉异常、吞咽困难、定向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伴随言语不清、幻觉、躁狂,需进行气管插管以及镇静处理。西尼罗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肠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患者在数天后进展至昏迷,并出现自主神经紊乱。在发病第14天死亡。
案例#2
一名 52 岁男性患者,近期自印度抵达,因躁动不安和间歇性腹痛 3 天就诊。检查仅发现多汗,以及轻度抑郁。以疑似肠梗阻收治入院。 12小时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发热和排汗增多。不能饮水。随后,患者出现行为异常和下肢麻痹。相继出现幻觉、攻击行为、流涎增多、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收入ICU。出现心动过速、肌肉强直和全身颤动。脑部磁共振成像无明显异常。追问病史,知患者于3月前在印度被狗咬伤右手和右腿,并且从未接种过狂犬疫苗。此时,高度怀疑患者为狂犬病。患者继而出现昏迷,并在2天后因心脏骤停死亡。
其他表现
在没有明确的狂犬病毒接触史时,狂犬病诊断有一定难度。临床上狂犬病有两种类型:脑炎型狂犬病(躁狂型)和麻痹型狂犬病。均以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起病,如发热、畏寒、倦怠、喉痛、呕吐、头痛、感觉异常。动物咬伤处疼痛或感觉异常较常见。在脑炎型狂犬病患者中,前驱症状后常出现精神状态失常、亢奋、多动、震颤、流涎增多、瞳孔散大、吞咽困难、恐水、恐风。随后可出现麻痹瘫痪、昏迷、死亡。对于麻痹型狂犬病,早期没有精神状态改变症状。感染晚期出现虚弱程度增加,并且快速发展为弛缓性麻痹、昏迷和死亡。有人认为可能存在较为轻微的狂犬病类型。[2]Rawat AK, Rao SK. Survival of a rabies patient. Indian Pediatr. 2011;48:574.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813936?tool=bestpractice.com[3]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esumptive abortive human rabies - Texas, 2009.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0;59:185-190.http://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5907a1.htm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186117?tool=bestpractice.com[4]Karahocagil MK, Akdeniz H, Aylan O, et al. Complete recovery from clinical rabies: case report. Turkiye Klinikleri J Med Sci. 2013;33:547-552.http://www.turkiyeklinikleri.com/article/en-complete-recovery-from-clinical-rabies-case-report-64465.html 由于可以更好地应用早期诊断方法,已经可以辨认出少量的中断型病例、症状较轻和自发性恢复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