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为皮肤泛发的鳞屑性斑块,尤其是在关节伸侧。可能累及指甲且出现关节炎。
没有累及神经,未发现皮肤结节。
诊断通常基于皮肤外观。无特殊血液检查或诊断流程,但可能需要皮肤活检来排除其他疾病且证实诊断。
皮肤活检的组织学显示上皮组织棘皮症且无肉芽肿,但可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局灶性聚集。活检未见抗酸杆菌 (AFB)。
以泛发性皮肤干燥和复发性皮疹伴红斑或瘙痒为特征。
可能出现一过性皮肤褪色区域。
可能在关节的屈肌侧出现。可能有过敏史。没有累及神经,未发现皮肤结节。
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急性和慢性湿疹以及湿疹恢复阶段,出现非特异性炎症,但肉芽肿不常见。
皮肤试验(斑片试验)可以用于诊断过敏性湿疹,FBC 可能显示周围嗜酸粒细胞增多。活检未见抗酸杆菌 (AFB)。
烧伤和其他损伤可能会留下无感觉的瘢痕。有外伤史或烧伤史。没有累及神经,未发现皮肤结节。
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真皮内胶原增多,不伴有炎症或肉芽肿形成。特殊染色后,未发现抗酸杆菌 (AFB)。
梅毒性皮肤病变通常与麻风病的斑疹很相似,但无感觉变化,治疗反应的特点非常明显。
传染性微生物为梅毒螺旋体。根据症状出现的不同阶段,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能显示炎性变化。二期梅毒可能有肉芽肿生成,但特殊染色不存在抗酸杆菌。
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依赖性病研究实验室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 VDRL) 反应测定,因为假阳性反应在界线类麻风和瘤型麻风患者当中并不少见,在这些患者中需要例如 FTA-ABS 等确证试验。
使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刮片或皮肤活检样本可见螺旋体。
皮肤病损可能呈环形,边界凸起,中央消退,类似于界线类麻风。
抗核抗体 (ANA) 阳性。麻风患者的 ANA 常呈假阳性,在这种情况下,特异性的 dsDNA 抗体可进行鉴别。
早期病损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结节性麻风。20 岁以前很少出现,最常见于 50 岁之后。疾病晚期可能累及全身。
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可见不典型淋巴细胞浸润, T 细胞基因重排检查呈现克隆性。
误认为麻风病病变的可能性极高,抗酸杆菌很难证明两种疾病。狼疮在嘴、眼、鼻和耳处生成疼痛的溃疡性皮肤病变。生成瘢痕的可能性高,无感觉改变。
皮肤活检显示肉芽肿炎症,偶见干酪样坏死,特殊染色时可见结核分枝杆菌 抗酸杆菌 (AFB)。难以与麻风鉴别,但在皮肤结核中,结核分枝杆菌 可在培养条件下生长,或通过 PCR 证实。
皮肤利什曼病和鼻咽黏膜利什曼病(在南美)可能会被误认为是麻风病。面部皮肤病变往往集中于嘴和鼻,并形成比麻风病变更大的边界。丘疹病损,随后发生溃疡。弥漫性利什曼病可以类似于瘤型麻风。
皮肤刮片、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利什曼原虫可在培养条件下生长(NNN 培养基)或通过 PCR 证实。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