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休息是脑震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逐步恢复正常活动(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对预防进一步损伤(包括二次冲击综合征)是必不可少的。[6]绝大多数病例只需休息即可使症状缓解。年轻成人症状缓解需至少 7~10 天,而青少年、儿童及非运动员成人则需更久的时间。[62]人们现正在认识到,即使对于运动员,症状消失后“脑恢复”仍持续很长时间。[63]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典型的 7 天到 1 个月时间窗,应和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症状是脑震荡的正常后果。

不管恢复过程是典型的还是延迟的(如出现脑震荡后综合征),以下 3 条标准通常是达到完全恢复的必要条件:休息时无症状、用力时无症状,神经心理学测试显示神经心理功能得以恢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脑震荡患者,以神经心理学为指导的管理优于以症状为指导的管理;神经心理学测试可用于指导其他管理策略(也就是休息)。[64][65]然而,一份针对青少年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的证据表明,虽然休息可能在恢复阶段的任何时间都有益,但其益处在受伤后第一周内基本达到最大,如果过度限制患者的身体和认知活动,可能甚至是有害的。[66]神经心理学测试具有局限性,但它确实改善了管理过程的客观性。必须强调,神经心理学测试本身对于脑震荡管理是不够的,但和临床访谈和患者教育结合在一起时是有效的。研究显示,未进行神经心理学治疗的患者往往接受了更为保守的治疗。[67]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管理;虽然大部分指南随时间推移而进行了修订,但并未基于对照性研究。[68]

休息

建议患者在刚开始的 24~48 小时内避免进行体力活动(特别是运动员)和认知活动,最多 7 天,随后逐步恢复常规活动,前提是症状并未因体力或认知负担增加而明显加重。

身体休息

  • 使心率升高超过患者承受能力的活动会引起身体症状(头痛、头晕)。[44]恢复体力活动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并以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患者必须首先休息 2~3 天,且无症状或只出现轻微症状。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不会全部症状都消失,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轻微或中等程度的症状,仍鼓励患者进行低水平的体力活动。甚至对于报告重度症状的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活动也并非有害,实际上在受伤第一周后可能是有用的。一旦患者症状很轻微或无症状,他们可进行低水平的体力活动(全力的 30%~40%)。[66][69][70]轻度用力活动后,一旦连续 2~3 天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可进行中度用力的活动(全力的 40%~60%)。中度用力活动后,一旦连续 2~3 天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可进行更高强度的中度用力活动(全力的 60%~80%)。考虑到儿童的恢复期比青少年和成人略长,儿童应连续多天(3~5 天)无症状。[71]一旦开始最大力活动后患者仍然没有症状,则可重返非接触式训练和练习中;如果无症状,随后可重返全力水平 (100%) 的接触性专业运动项目中。如果任何时候症状复发,运动员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重新从前一天的阶段开始。身体恢复评估中应包括姿势评估,特别是头晕和平衡问题特别严重的那些运动员。

认知休息

  • 这包括学习和工作两个方面的活动。[44]特别对儿童来说,应密切监测注意力和精神集中能力。与身体休息类似,认知休息也是循序渐进的,应指导患者以阶梯式的方式进行。特别对于学生来说(尽管也适用于工作),应限制患者的认知活动,即使患者的症状轻微,也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应循序渐进地恢复认知活动的负荷,刚开始应尝试半天上学或工作。如果可连续忍受 2~3 天,无明显的症状加重,则应尝试全天上学或工作。即便调整课程表也应尽量尝试让儿童和青少年不要辍学。维持日常活动并鼓励学习和社交活动有时会使症状加重;然而,可通过适当的休息最大程度地避免症状加重。进一步的调整包括减少作业负担、延长作业和项目的完成时间、考试不限时及在考试中使用提示卡(如可行)。

教育和重返活动/工作计划

向患者说明病理生理学表现、典型的后遗症、恢复时间窗及潜在并发症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并防止出现焦虑与抑郁。还应设定重返或增加活动或工作的个体化目标。患者应在合适的朋友或家人在场时接受这些方面的教育。[72][73][74]职业运动员恢复时间(3~5 天)通常短于大学生运动员(7~10 天),而大学生运动员恢复时间又短于青少年和儿童(3~4 周)。作出重返比赛决定时应考虑到这一点。[6][62]儿童不得在当天重返比赛。[71]

镇痛

可服用止痛剂,但仅限于患者感觉有必要帮助控制其头痛时。如果患者通过休息和放松即可缓解头痛,则应优先选择这些方式。然而,应警告服用止痛药的患者:不建议长时间(连续 2 周或 2 周以上)全天服用这些药物,因为头痛症状会出现反弹,可能使疼痛加重。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