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血管紧张素 II 对血管扩张性休克的治疗

一项对 321 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当血管扩张性休克患者对高剂量的传统血管加压药无反应时,血管紧张素 II 可以升高这部分患者的血压。这项临床试验效力不足以确定伴随功能性神经系统结局的生存改善。[101]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当药物和手术难以治疗休克时,ECMO 可能通过提供机械性肺脏和循环支持而在心源性休克的处理中起一定的作用。[102][103]

血管加压素联合儿茶酚胺治疗分布性休克

在一项对RCTs进行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与单用儿茶酚胺相比,在儿茶酚胺中添加血管加压素可显著降低分布性休克患者的房颤风险 (高质量的证据)。[104]在此综述中纳入的研究罕有详细阐明血管加压素启用、滴定以及中和的方法。

左西孟旦

左西孟旦,一种正性肌力药物,通过提高心肌对钙的敏感性,增加心脏收缩力。低质量证据表明,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可降低心源性休克或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患者的短期死亡率。[105] 在长期随访期间,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并未降低死亡率。[105]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 左西孟旦可增加心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但与多巴酚丁胺相比,死亡率并未得以降低。[106][107] 左西孟旦目前在美国未获批准使用。

多粘菌素 B 血液灌流

荟萃分析表明,多粘菌素-B 血液灌流是一种利用多粘菌素-B吸附滤芯在体外去除循环内毒素的技术,可以降低特定疾病严重程度亚组中严重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108] 然而,在随后的一项 RCT 中, 靶向多粘菌素 B 血液灌流并没有降低感染性休克 (高敏锐度,并且死亡风险高于先前试验的患者) 和内毒素水平升高患者的28天死亡率。[10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